山西夫妻连生12胎才有儿子,11个姐姐组团“扶弟”,凑32万为弟弟买房娶妻,现状令人唏嘘

菊姐来说育儿 2025-01-26 10:43:29

山西吕梁一小山村家庭重男轻女,历经 27 年生 12 个孩子,终得儿子高浩珍。高浩珍到结婚年纪因费用发愁,11 个姐姐凑 32 万为其买房办婚礼,此事网上引发热议。

01

多子之路上的艰难挣扎

故事的主人公高海贵是山西吕梁的贫困农民,在重男轻女思想盛行的小山村里,他认为只有儿子才能延续家族香火。于是,新婚不久他和妻子便踏上艰难的生育之路。

第一胎是女儿,高海贵满心期待下一个是儿子,可命运弄人,一连四胎都是女儿。面对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和嘲笑,他生儿子的执念愈发坚定。

当时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超生要面临高额罚款,但高海贵全然不顾,继续让妻子怀孕。为躲避检查,妻子怀孕后就躲到偏远亲戚家,孩子出生再偷抱回。

如此一来,家庭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原本贫困的家更是雪上加霜。在艰难环境下,高海贵夫妇生下 11 个女儿。

这些女儿成长充满艰辛,大姐、三姐和五姐没机会上学,早早操持家务;其他女儿勉强上学后,也因经济原因辍学打工。

十女儿成绩优异,却因交不起学费无奈放弃高考。她们的童年只有干不完的农活和家务,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02

宠爱中长大的弟弟

高浩珍的成长被父母和姐姐们的爱紧紧包围,他是家中当之无愧的中心,所有关爱与资源都向他倾斜。

小时候,家庭经济拮据,姐姐们一件衣服轮流穿,而高浩珍每年过年都能穿上新衣服。有好吃的,父母也总是先满足他。上学时,父母即便让姐姐们辍学打工,也要给高浩珍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

姐姐们对他的宠爱更是无微不至。每天清晨,姐姐们早早起床为他准备早餐、整理书包并送他上学;放学后,会辅导他做作业。逢年过节,姐姐们省吃俭用给他买玩具和零食。

有一次,高浩珍羡慕同学的足球,姐姐们悄悄商量凑钱,为此每天天不亮就去地里干活,终于在他生日时将足球送到他面前。

在学业上,姐姐们虽因贫困早早辍学,却把希望寄托在弟弟身上,无论多辛苦,都按时为他凑齐学费,鼓励他好好学习。

03

婚礼引发的轩然大波

时光荏苒,高浩珍到了谈婚论娶的年纪。但对于贫困家庭而言,结婚费用如同天文数字,让全家人焦虑不已。

11 个姐姐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为弟弟筹备婚礼。她们四处奔波凑钱,有的拿出多年积蓄,有的向亲朋好友借钱。一番努力后,凑齐 32 万元在县城给弟弟买了房。

二姐从事婚庆行业,发挥专业优势,精心操办婚礼的每一个细节;大姐则负责联系大厨,跑遍当地餐馆对比菜品和价格,准备婚礼酒席。

婚礼当天,高浩珍笑容满面,11 个姐姐身着印着排行的红色 T 恤,依次上台送上祝福,场面感人。这一幕被上传网络后引发轩然大波。

网友们有的被姐妹情深感动,称赞姐姐们无私伟大;也有人质疑这种 “扶弟魔” 行为,认为过度 “扶弟” 会影响姐姐们的生活,还可能让弟弟养成依赖心理,指责这是重男轻女观念的恶果。

面对争议,姐姐们很坦然,称一切出于对弟弟的爱,且相信弟弟会感恩回报。

04

姐姐们的现状令人叹息

高浩珍在 11 个姐姐的帮助下顺利成婚,过上安稳日子。可当人们再关注他的姐姐们时,却发现她们的现状令人叹息。

为了给弟弟凑钱,姐姐们耗尽积蓄,甚至背负债务。她们有人放弃提升自己的工作机会,选择高强度、低回报的体力劳动;有人节衣缩食,生活拮据。她们付出的不仅是金钱,更是对未来的牺牲。

除经济困境外,姐姐们的 “扶弟” 行为严重影响家庭关系。传统观念里,女性出嫁应以小家庭为重,可姐姐们的 “扶弟魔” 行为让她们在婆家处境尴尬。

姐夫和婆家不满姐姐们频繁资助弟弟,认为不顾小家庭利益,家庭矛盾不断升级,有的姐姐甚至与丈夫激烈冲突,夫妻关系濒临破裂,在家庭和亲情间两难。

就像十姐高玉,本聪明好学,高考被北京的大学录取,却为给弟弟凑钱结婚放弃上大学,去县城工厂打工,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钱大多给了弟弟。丈夫起初理解,后来因家庭陷入困境不满渐多,两人常争吵,关系紧张。

姐姐们的付出没换来弟弟成长独立,高浩珍在过度宠爱和庇护下养成依赖心理,婚后仍无稳定工作。这种畸形家庭关系,让姐姐们压力巨大,也不利于弟弟长远发展。

05

亲情的扭曲还是传统的枷锁?

“扶弟魔” 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本质是过度帮扶背后心理因素与家庭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重男轻女思想浓厚的家庭,女儿被视为家庭附属品,这种观念源于传统家族制度和性别角色分工。从心理层面看,“扶弟魔” 存在过度补偿心理,因成长中未获平等关爱,渴望通过帮弟弟获家人认可。

“扶弟魔” 现象危害诸多。对个人,她们牺牲自身发展机会,影响生活质量,未来面临更多困难。家庭关系上,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弟弟易养成依赖心理。从社会层面,加剧资源分配不均,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这一现象背后是重男轻女观念的沉疴。要解决此问题,需多方努力。加强性别平等教育刻不容缓,学校和家庭要传递性别平等理念。

树立正确家庭观念也很重要,家庭成员应平等相待。女性自我意识觉醒是关键,要勇敢追求梦想,实现独立,对不合理要求说 “不” 。让我们共同期待男女平等的美好未来,为实现这一愿景努力。

0 阅读:0

菊姐来说育儿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