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来看你的时候,我带着谍战片的里好奇,带着一层层堆满故事的中央大街,还有那连冬天都能咬一口的马迭尔冰棍——这个名字一直从清朝延续到今天,在中国应该算的上是冰棍的鼻祖了,是个好奇的游客肯定都会来亲自体会下,那种甜而不腻,冰中带香的感觉,瞬间在心里就融化了。
说起哈尔滨,在没来这里之前觉得很远,如果不坐飞机,那么每次来这里玩都会去北京转,让我记忆犹新的却是一次坐飞机,当飞机快抵达哈尔滨的时候,飞机处于下降状态,我一看机窗外,一片片绿色的玉米地镶嵌在黄土地上,着实壮观,于是就萌生了用相机来拍摄,正当外拿出相机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身体似乎始终有点直线往下掉的感觉,后来在广播里知道是遇到气流导致不稳,真的是心有余悸。
哈尔滨在国产抗战剧中也是有着重要领地的,在抗战中也是历经苦难,那里曾鱼龙混杂的隐藏着多方间谍势力,暗流涌动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却在我们心里深深的撩开了一道历史的伤痕。
说到玩,来哈尔滨大家一定想去一去中央大街,这是一条始建于1900年,全长1400米,街道上的建筑风格包括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各种风格。在中央大街最常见的应该是撸串喝啤酒,相比家乡的羊肉串,那边的肉串确实大了很多,这也许正符合了东北人的豪爽,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吧,而这条街也是国内少有的建筑艺术的长廊。漫步在中央大街,你会不知不觉想到《夜幕下的哈尔滨》,或者说你也会想起那些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默默奋战的身影。
除了中央大街,还有一个必去的应该是索菲亚教堂,他们离的并不是很远,大约一两公里的样子,索菲亚的教堂外观还是很壮光的,外面还散落了许多白鸽,你若不介意倒是可以和他们合影,感觉他们似乎一点都不怕人,可能是作为教堂的一分子,对于外来的我们也是见多不怪了。教堂的占地面积约721平方米,平面呈现拉丁十字的结构,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
在哈尔滨不仅仅街道上透露着各式风格的建筑和酒吧,就连街道上行走的也有很多外国人,尤其是俄罗斯的人,你还别说,年轻的是俄罗斯女孩也确实漂亮,白皙的皮肤,带着棕蓝色的瞳孔,穿梭在哈尔滨的大街上,形成了另一道风景。
哈尔滨的美食我觉得是典型的东北味,对我来说油和盐有点重了,而说到特色,去那边你一定不会看不到红肠,这个远近闻名的名字,纵然你有千个理由,也会想打开一探他的真身,在没有去之前我以为就跟超市里买的香肠一样,但去了发现不然,红肠的味道要比香肠的味道重很多,尤其是有些熏肉味的。还有大列巴,号称神奇的食物,无论硬度和面积都可以当凳子坐的食物,对于一个从来对面包西餐没太多兴趣的我,去了几次哈尔滨都未曾试过这个神奇的食物,只见其身,在哈尔滨还有一种很特别的饮料叫秋林格瓦斯,这个带着浓郁的俄罗斯味道,穿越了时空也穿越了地域,在那里深深扎根,融入到哈尔滨的血液里。
我总觉得哈尔滨像是一个拥有满肚故事的人,在夕阳悄悄收起热量的那一个,他舒展着身体,在夜色迷乱中,用自己苍老心在守护着一个满腹豪情的城市,而我仅仅是这个城市的过客,来走都不会带去一片云彩,但在我心里却留下一道时间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