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集团财务造假启示:永远不要站在悬崖边

白刃行式 2025-03-03 11:08:42

2025年2月最后一天,一声惊雷响彻A股!

证监会披露公告:2024年6月20日,证监会对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集团,600811)立案调查。现已初步查明,东方集团披露的2020年至2023年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最近几天,东方集团财务造假的事情轰轰烈烈,不知道多少股民又要无眠了,本期《熊股启示录》,咱们就来说说这家公司。

1,东北王的诞生

说起东方集团,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典型,也是一个奋斗者的励志故事。1978年,25岁泥瓦匠张宏伟带着700块钱和50个人,从黑龙江农村来到哈尔滨闯荡。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一直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期,做工程自然赚钱。

1983年,张宏伟团队以“工期最短、造价最低、质量最高”的“三最优势”,承接黑龙江省联合办公楼项目,仅用7天完成一层楼的建设,提前一个月竣工,被誉为“创造了内地的深圳速度”。

1984年,哈尔滨东方建筑工程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员工增至1200人,总资产达280万元。同年,公司进军北京市场,承建三星级太阳岛宾馆(建筑面积18700平方米),1990年该项目被评为“市十大优秀设计建筑”。1989年,成立了东方集团。

1993年,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公开发行股票,次年1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黑龙江省首家上市民企,也是最早上市的13家股份制企业之一。可以看到,东方集团吃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波红利,并成为黑龙江首富,一时间风头无两。新东方一时间也被称为东北王,与上海老八股齐名。

1994年,集团获批成立中国首家民营财务公司——东方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标志着其正式进入金融领域。同年参股锦州港,并于1998年推动其B股上市,成为首家控股大型港口的民企。

2000年,中国首家民营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市,张宏伟斥资亿元入股民生银行,占股9.42%,一度成为民生银行第二大股东。至此,形成了“建筑+金融+港口”的产业雏形。

按理说,这三大产业在1994年之后的20年里面,都是非常兴旺的产业。而东方集团又掌握着先发优势,按理说应该非常厉害。为什么,就变成了这样的结果呢?

2,资本中迷失自我

所谓成也风云,败也风云。成功的资本运作,让张宏伟痴迷资本运作,从一名实干家变成了资本家。他还有一些经典的名言:

“为了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产业资本的增值”。

“资产经营等于是在做加法,资本经营却在做乘法。如果加法和乘法一同做,企业自然会像滚雪球般做大做强”。

“这个世界是资本的江湖,而不是实业的江湖”。

看到这些话,你就知道,这个人已经偏了。泥瓦匠出身到资本鳄的故事,虽然听起来很动人,但张宏伟出身于实业,却忘了自己的根,试图在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做弄潮儿,没想到给自己淹死了。

我们回顾提下,2000年之后,东方集团的操作,你就知道,这个人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怎么经营企业中,在掌握如此巨大的先发优势的前提下,活生生把自己作没了。

30年弹指一挥间,从哪来来回到哪里去。

因为在这30年里面,他一会搞这个,一会又搞那个,没有一个非常稳定的印钞机,非常热衷于追逐风口,但是自己又不懂,风口之后一地鸡毛。

2000年,公司通过重组将原有部分子公司股权对外转让,同时加大了参股金融保险业的力度,增资建设东方家园建材连锁超市项目,控股东方集团卫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2002年,公司对外转让东方集团卫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30%股权。2007年,把保险、建筑都卖了,又开始搞农业。

2013年之后,房地产比较热,公司又开始搞房地产,以12.12亿元的价格将北京大成饭店70%股权收入囊中。2014年,东方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以18.7亿元收购了国开东方城镇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国开东方”)39.1%股权。

反正,上市后的东方集团,先后参与了建材流通业、港口基础设施业、新材料开发与加工制造业、卫星网络以及电子商务、建材连锁超市、能源、农业等等。

从这你就知道,这不是一个企业家,企业家创建企业都是有目标的,企业只是实现目标的工具。比如阳光电影的老总创业就是为了做新能源,敢于把还在赚钱的业务砍掉,专心做光伏逆变器。而通过东方集团的过去,你就知道,这是一个追逐钱的人,哪里有钱就去哪里,和企业家千差万别。

从这件事我们就要有一个教训,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是专注的,且其创始人一定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不是那些就知道赚钱的人,这样的公司一定要远离,基本上都走不远。

如果一个企业家把钱看得太重,就不会分享,不分享就很难聚拢人才,没有人才,一个人是做不出什么成就的。就像华为,任正非只有1%的股权,钱全部分了,用钱来让大家帮助自己完成梦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可是,东方集团占据如此好的先发优势,最后却活生生把自己搞成了一个农产品批发商。在这家公司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做财不配位必受其累。

3,房地产危机的另一个受害者?

就算东方集团这么折腾,最后剩下了一个农业,如果能搞好不也挺不错的吗?2012年之后,企业每年的利润也维持在5-10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为什么就爆了呢?

据公司公告,自2012年始,东方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东方集团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已八次荣登中国粮油榜,获得“中国十佳粮油集团”称号、“中国百佳粮油企业”等奖项。

看起来还不错,实际情况怎么样呢?

本来已经离开房地产行业的东方集团,没有吃到房地产最肥美的那些利润,反而赶着在房地产快要谢幕的时候去接盘。2016年,东方集团通过非公开定向发行募资86亿元,用于收购国开东方股权以及配套土地项目开发。与此同时,公司启动大成饭店改建项目,拟投资24.84亿元进行改建。

2016年—2023年,国开东方(现更名为“东方安颐”)的净利润分别为-1.6元、-2.02亿元、-5.39亿元、-6.22亿元、-3.96亿元、-19.98亿元、-9.67亿元、-18.35 亿元。

2021年房地产行业暴雷,紧接着东方集团也遭遇了滑铁卢。2021年至2023年,东方集团的营收从137.29亿元降至60.8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开始连年亏损,分别为-17.19亿元、-9.96亿元、-15.5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百亿营收竟然只剩下了7.29亿。

这些项目的亏损,让东方集团的财务状况迅速恶化。截至2023年末,东方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56.78%,国开东方的资产负债率高达121%。

看起来好像还行,但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这个所谓的负债率数据,还是粉饰过后的。

东方集团通过虚增资产估值、少计存货减值等手段,将资产负债率从实际的82%粉饰至55%,从而隐藏债务风险。具体来说,东方集团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虚构收入、虚增利润等手段进行系统性财务造假。例如,2022年虚构大豆交易金额达37亿元,2021-2023年累计虚增利润42亿元,掩盖了实际亏损57亿元。

2024年6月终于暴雷了,6月18日晚,东方集团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在关联方东方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东方财务公司”)的16.40亿元存款出现大额提取受限情形。

其实,这家公司早就已经劣迹斑斑,而且也可以看到一些端倪。上市30多年,通过配股和增发合计从市场上吸血上百亿,但只分红了3亿。那些明明有利润却不分红的企业,一定要特别注意。

另外,东方集团曾是锦州港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曾超30%),但锦州港去年刚刚被ST,为了满足银行贷款需求,锦州港做大了收入和利润。2018年—2021年,锦州港分别虚增收入约21.2亿元、39.47亿元、24.82亿元、0.75亿元,虚增利润0.21亿元、0.39亿元、0.44亿元、0.75亿元。上述四年间,锦州港累计虚增收入约86.24亿元,累计虚增利润约1.79亿元。所以,东方集团财务造假是有传统的,有前车之鉴的。

就算去年6月份发现,也算不迟。去年6月份被证监会调查之后,公司已经发布过30多次退市警示公告,但市场却毫不理会。

自去年7月份开始,东方集团的股价从0.59元一路上涨到最高3.74元,期间甚至有过连续9个涨停板的风光之举。截至此次披露之前,股价仍然在2元左右。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冲进来,试图博取反弹。一个破重组预期,就把股民又骗进来。

一个劣迹斑斑的公司,根本不值得信任,一毛钱都不值。

4,劣迹斑斑:恶心

回顾整个东方集团的历史,简直让人看了恶心。

(以下信息来源于央视看点)

首先,这个张宏伟发家的时候,就很不干净。1980年代承包政府工程时,通过虚报建材用量、伪造工程进度获取超额利润,这种操作模式成为其日后财务造假的原始基因;

其次,做项目的时候就不老实,比如在黑龙江某开发区项目中,通过承诺就业岗位和税收贡献换取政府信用背书,实则将土地抵押融资后转移资产。

再次,监管机构尸位素餐。交易所对东方集团2021年财报提出13次问询,却接受其"数据录入错误"的敷衍解释;黑龙江证监局2023年已知晓财务公司资金异常,但仅出具警示函,未采取冻结账户等强制措施;即便2024年6月被立案调查,东方集团仍能启动"预重整"程序拖延退市,导致股价暴跌前大股东精准减持。

最后,中介机构合伙骗钱!某会计师事务所收取双倍审计费出具无保留意见;某券商分析师连续五年发布"强烈推荐"评级报告,还要不要脸?

熊股启示录

① 投资的时间越长,越理解为什么巴菲特一直强调管理人员的诚实、谦逊。当你把钱交给一个贪婪的魔鬼,永远别指望有回报。千万不要对魔鬼抱有任何幻想,千万不要站在悬崖边上,永远不要。

② 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是专注的,且其创始人一定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不是那些就知道赚钱的人,这样的公司一定要远离,基本上都走不远。投资这样的企业,被人卖了都不知道。

③ 赚钱却不分红的企业,一定要注意,这种公司非常危险,没什么比分红更能验证一个企业的资金实力了。

④一定要严重关切那些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因为这极有可能是财务造假的征兆。

⑤ 一定要严重关切那些主营业务频繁更换的公司,尽量远离这样的公司,好公司的特征之一就是专注,对多元化经营的公司也要重点关切,不要相信用业余挑战专业的美好幻想。

⑥ 一定要远离有劣迹的公司,哪怕只是一点点,因为通常这只是冰山一角,无数事实证明,有一丝劣迹的公司往往都隐藏着更大的雷区。投资公司之前,最好用deepSeek问一下,这家公司历史上有哪些负面新闻。

⑦ 违法成本太低是企业敢于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定要重拳出击!

2 阅读:489

白刃行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