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也经常有家长问我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出生身长体重都一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孩子,到最后有的能长1米8多,甚至1米9,有的却才长1米7多,甚至1米6多,最后身高天差地别的原因在哪里呢?

先给大家说一个门诊上看诊身高的孩子,4个月前家长找到我咨询孩子的身高问题,孩子是个男孩,当时7岁4个月,身高119厘米,我一看这个身高就是偏矮的,预估在164左右的生长曲线上。
既然偏矮了,我们就得查找原因,我问孩子出生时身长体重多少,妈妈说是50公分,和大多数孩子一样,足月出生,平均水平,同样的起跑线,在172左右的生长曲线上。
父亲身高165,母亲身高155,遗传身高166左右,所以我们看到孩子出生的时候,生长曲线是突破遗传水平的,遗传并没有影响孩子出生时的身高基数。
3岁之前都有定期的体检,从体检本上的数据来看,一切都好,和同龄小朋友一样长,3岁身高97厘米。
但是从3岁开始,生长曲线就慢下来了,每年5公分或者5公分多点,基本达不到6公分。
4岁身高102厘米 在169左右的生长曲线上;5岁身高107.5厘米 在168左右的生长曲线上;6岁身高112厘米 在165左右的生长曲线上;7岁身高117厘米 在164左右的生长曲线上;

4个月前找到我的时候身高119厘米,在164左右的生长曲线上。
虽然每年长5厘米,也算正常生长速度,但和同龄人的差距就逐渐拉开了。
所以为什么有的孩子最终长178,180,有的孩子还达不到170,差距就在这儿了,就是每年的生长速度,这是我们一定要重点关注的指标。
3岁到青春期这个阶段,是孩子生长的平台期,这个阶段孩子每年平均长高5-7厘米,在这个范围内都叫正常生长速度。
但是每年5公分,和每年6公分,7公分,孩子的生长曲线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孩子每年都长5公分左右,那么他的生长曲线一定是下滑的。
如果想让孩子最终长平均个及以上,每年最好长6公分,重点做好4点:
1. 定期测量身高体重我们可以连续监测3个月,计算孩子的年生长速度,如果达标继续保持,如果不达标,及时管理起来,让孩子一年能长够6公分。

挑食,营养单一,爱吃零食,不运动,熬夜,睡前吃东西等等坏习惯纠正,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速度,让营养均衡、保持足够的活动量、早睡、心情好、营养素适量补充,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长外环境。
3. 养护好孩子脾胃,少生病严重挑食、厌食、反复积食、消化不良、经常便秘、腹泻、总是睡眠不好、盗汗、体质差、经常生病等问题,肯定会影响孩子的生长速度,把问题解决,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生长内环境。

身高管理的时间,从孩子出生开始,到骨骺线闭合停止生长结束,中间长达10几年的时间,需要家长多一些耐心和坚持,不能光在心里想想,嘴上说说,必要时还得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