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床是很常见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孩子在三岁之后尿床率就变低了,有的孩子则不会再出现尿床。但对于5、6岁的孩子尿床,很多父母都觉得这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甚至责怪于孩子。真的是这样吗?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有很多孩子在5岁时仍然会尿床,持续时间甚至到上小学。孩子尿床也是和很多因素有关的,比如环境、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等。一般来说,孩子在5岁之前,晚上尿床都是正常的,5岁之后再尿床,就要考虑遗尿症了。
因为在 3 岁之前几乎所有的宝宝都会尿床,但到了 5 岁以后,大多数宝宝已经具备了成熟的膀胱控制力,就不太会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尿床了。但不同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在这个阶段,有些宝宝因为膀胱控制力还不够成熟,还是会尿床。当然还有生活习惯的影响,比如习惯性晚睡,也是导致尿床的原因。
其实很多孩子在自己尿过床以后,都会产生自责心理,有时家长还会调侃或责怪,这样就会导致孩子羞愧、难过等负面情绪,这会对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作为家长,最好不要让孩子感受到这种责怪和嘲笑,而是耐心地给孩子鼓励和引导。
当孩子尿床后,最好让孩子自己处理,比如让孩子把床单换好,这样孩子在处理的过程中,会感觉尿床后的处理是非常麻烦的,潜意识里有尿意就会起来去厕所了。
很多孩子尿床就是因为孩子没有很强烈的感觉,在夜里也不会意识到尿床这个问题,所以应该让孩子知道尿急是什么感觉,什么时候该尿尿了。训练膀胱的方法可以在白天时让孩子多喝些水,有尿意就去解决,慢慢的孩子也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去厕所了。
如果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家长积极地帮助解决及安慰等,都没有办法避免或者缓解宝宝的尿床问题,就要寻求医生的帮助,及时治疗。此外,还可以采用如下措施: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使孩子的生活、饮食起居有规律。应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好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大人唤醒起床小便。
睡前不宜过分兴奋,养成孩子按时睡眠的习惯,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不可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
养成孩子每天睡前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干净。需要注意遗尿可使患儿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如果家长不顾及患儿的自尊心,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患儿更加委屈和忧郁,加重心理负担,症状不但不会减轻,反会加重。
我们认为,对待遗尿症的患儿,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一点甚为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