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必须来聊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中美关税大战,这其中的反转和内幕,简直让人惊掉下巴!一场看似美国咄咄逼人的贸易战,却在中国的巧妙应对下,演变成了一场让美国措手不及的“滑铁卢”!
一、中美关税大战:美国“四面楚歌”特朗普时期就声嘶力竭地喊着中国抢走制造业,将中国树立为整个西方的“敌人”,还对中国加征关税,试图打压中国经济发展。2024 年特朗普上台后更是变本加厉,宣布对中国加征 125%关税,然而,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击。
美国从中国进口众多商品,小到手机、电脑配件,大到家用电器、通信设备和汽车配件,这些商品在质量、规模和价格上都有独特优势,美国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品。特朗普团队仓促应对中国报复,手忙脚乱,暴露出毫无预案的“草台班子”本质。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政府在加征关税后又偷偷列出高达上千亿美元的关税豁免清单,这无疑是“打脸”自己的行为。
在这场激烈的贸易战中,中国展现出了超高的智慧和谋略,成功将美国和中国的矛盾转化为美国和盟友之间的矛盾。中国有一系列巧妙的应对之策,让美国盟友们纷纷“倒戈”。
(一)贸易订单大转移先看看美国牛肉在中国的遭遇。中美关税大战导致美国牛肉出口到中国受阻,而澳大利亚却捡了个大便宜。美国大约 300 家屠宰场的出口许可证中国没有续签,美国对中国牛肉工厂的注册到 3 月 16 日到期后迟迟未续期。2024 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 17 万吨价值约 25 亿美元的牛肉,但从 3 月 20 日之后的一周,美国对华输出的牛肉锐减至 54 吨,之后更是低至无法统计。反观澳大利亚,谷物喂养牛肉对中国的出口量显著增加,2 月和 3 月共出口 21,885 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 40%。美国网友在 Meta 上讽刺“美国赢麻了”,可事实却是中国不买美国牛肉,美国牛肉产业遭受重创,澳洲却迎来了商机。不过,澳大利亚也有自己的顾虑,毕竟美国对中国的关系脱钩程度还不明确,如果特朗普继续强硬要求澳大利亚站队,澳洲又该如何抉择呢?
再瞧瞧能源和农产品领域。自 3 月份中美关税互怼开始,中国迅速行动。中国对美国的原油进口暴跌 90%,而这部分份额被加拿大接手,同期中国购买的加拿大石油同比增长 700%;天然气方面,中国从美国的进口归零,份额基本被澳大利亚抢走;农产品中,中国的大豆订单被巴西承接,猪肉则给了西班牙。
(二)灵活调整计划这场贸易战对国际市场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原本在中美贸易战之初,各国对局势感到惊恐,但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开始淡定围观中美斗法。
美国在盟友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其强行让盟友站队对付中国的行为,让盟友们左右为难。日本就是个典型例子,原本急于和中国谈判的日本,看到中国硬刚美国,半个多月美国都拿中国没办法,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心想美国要是一败涂地,自己还能跟着捡点便宜,现在就急着和美国签下城下之盟似乎太早了。于是,日本在石破茂的示意下,开始和美国消磨时间。
中国从 2018 年起就开始为可能更激烈的贸易战做准备,2024 年 11 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更是进入应急准备状态。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中国在面对美国的关税战时才能如此从容应对。
相比之下,美国主动发起关税战,却毫无章法。美国政府在应对中国的反击时手忙脚乱,不仅国内牛肉产业、能源进口等方面受到冲击,在国际上也失去了盟友的信任。而中国则在贸易战中不断优化贸易结构,稳固与各国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