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海外就业服务机构从业者表示,由于国家劳工政策的变化,海外就业服务业务长期难以维持。
目前,不仅在仰光开设的中介机构,与这些机构合作并在地方作为代理从业的人也面临困难。根据国家劳工政策的新规定,无法像以前那样派遣工人到海外就业,导致业务难以继续维持。
一位中介机构从业者说,“比在仰光开设的中介机构更困难的是地方代理,他们在自己居住的街区和乡村为想去国外工作的人提供服务。他们其中一些人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财务纠纷和护照问题,甚至不得不逃离原居住地。”

此外,相关镇区的警察局也受理了一些案件,与劳工问题相关的案件数量正在增加。
另外,目前已经签订了三方(雇主、工人、中介)就业合同(EC)的18至35岁男性工人,由于年龄限制,无法获得出国许可,这使得中介机构在正常运营中遇到更多困难。
此前,男性工人出国工作的年龄限制为23至31岁。但在2025年1月30日,这一限制被调整为18至35岁。
一位中介从业者透露,劳工部曾口头承诺,在年龄限制调整前的1月30日之前签订EC合同的18至35岁男性工人将被允许派往海外。但实际操作中,并未获得许可。
他说,“4月2日,劳工部批准了六家泰国就业服务中介机构,允许通过两国政府间协议(MoU)系统派遣已获得海外工作证(OWIC)的工人到泰国工作,这是地震后的首次批准。但这次批准的派遣许可中,不包括18至35岁的男性工人,原因是年龄限制。”
针对当前的困难,缅甸海外就业服务协会(MOEAA)和中介机构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确保已签订合同的工人能够获准出国。然而,所有派遣流程和许可均由劳工局(内比都)决定,因此未来是否有变化仍需继续观察。
“我认为变化的可能性是50%,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国内劳动力短缺问题,国家劳工委员会在一次会议上表示,出国工人数量过多,国内劳动力短缺,之后这些限制就出台了。”
1月31日起,国家劳工委员会任命缅甸驻泰国大使吴奇绥为劳工部长。此后,对缅甸工人出国的规定变得更加严格。
新任劳工部长吴奇绥在2月15日与海外就业中介机构的会议上表示,当前国家情况下,出国工人数量过多,派遣流程过快,因此将减少出国工人数量并加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