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神秘震动困扰了广州黄埔区某小区整整三年。9楼业主支先生向记者展示手机里密密麻麻的噪音记录:"就像有人在你头顶敲击水管,每天凌晨准时开始。"
这场离奇的"楼宇暗战"始于三年前7楼与8楼住户的纠纷。据支先生描述,7楼业主在与楼上爆发矛盾后搬离小区,但随后整栋楼开始出现规律性低频震动。"最初以为是装修,后来发现震动总在深夜11点到凌晨3点出现,像装了定时器。"
更蹊跷的是,当支先生去年11月通过民警联系到7楼业主后,震动竟神奇地消失了三个月。然而今年3月,这种"幽灵震动"再度回归。记者在某电商平台发现,确有商家销售支持远程操控的"震楼神器",售价在200-500元不等。
"我们成了最无辜的受害者。"支先生苦笑道。受此影响,8楼住户的家人已全部搬离,而他和妻子也不得不开始寻找新住处。物业多次上门检测却陷入尴尬——8楼噪音刚超40分贝,9楼则基本低于40分贝的法定标准。
"这就像一场高科技报复。"社区调解员王女士表示,7楼业主始终拒绝配合调查。由于我国法律禁止强制进入公民住宅取证,这场"震楼罗生门"陷入僵局。
法律专家指出,即便噪音未超标,长期故意制造干扰仍属违法。广东秉甲律师事务所李赫男律师解释:"根据民法典第294条,故意制造噪音干扰相邻权,受害者可提起诉讼。"专家建议受影响业主可通过专业机构进行振动频率鉴定,并完整保存监控录像、就医记录等证据链。
截至发稿,该小区居委会仍在尝试调解。这场持续三年的"楼宇暗战",或许很快将在法庭上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