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被连批3次!李嘉诚到底是不是卖国贼?

伊历史趣事 2025-03-19 04:04:10

2025年3月4日深夜,香港中环的摩天大楼灯火通明,港交所一纸公告炸得人睡意全无: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简称“长和”)宣布,以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的天价,把全球43个港口打包卖给了美国贝莱德财团。这43个港口,横跨亚欧美洲23个国家,199个泊位,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咽喉要道”——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次日,长和股价暴涨21.86%,市值飙升300亿港元,市场用真金白银给这笔交易点了赞。

可就在人们都快遗忘这件事的时候,官方的反应却来得又猛又狠:3天之内,连批3次!3月13日,香港《大公报》发文《莫天真 勿糊涂》,质问李嘉诚在大事大义面前的立场;3月15日,又一篇《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直接抛出“灵魂五问”,言辞犀利得像刀子;更重磅的是,中央港澳办官网接连转载这两篇文章,信号强烈得让人后背发凉。

李嘉诚,这个被称为“李超人”的92岁商业传奇,咋就突然被推上了道德和爱国主义的审判台?有人说他这是精明的商业撤退,有人骂他是卖国贼,眼里只有钱没有国。这事儿到底咋回事?今天咱就扒一扒,看看这老头到底是咋想的,他这波操作是天才还是糊涂?

一、一个精明到骨子里的撤退:228亿美元的“大甩卖”

先说这笔交易本身。3月4日,长和公告一出,等于宣布了一个震惊全球的决定:把旗下的和记港口控股及和记港口集团80%的全球权益,卖给贝莱德牵头的财团。涉及的资产包括43个港口、199个泊位,还有智能码头管理系统和全球物流网络这些“软硬兼施”的核心资源。最扎眼的,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这俩港口可是全球6%海运贸易量的命脉,每年给长和贡献34亿美元纯利润。更耐人寻味的是,公告里特意强调:“香港、深圳及内地港口资产绝不触碰。”盐田国际、香港货柜码头这些战略资产,李嘉诚死死攥在手里没动。

这操作乍一看,像极了李嘉诚一贯的风格:高抛低吸,危机前跑路。2013年,他抛售内地房产,套现超千亿,躲过了楼市调控;2020年,撤离英国电网和酒吧,避开了通胀和脱欧乱局;这次,2025年3月,他又在巴拿马运河这块烫手山芋被特朗普盯上前,果断甩手。这次交易,190亿美元现金直接到账,长和净负债率从高位降到18%以下,股价还暴涨了20%多——从商业角度看,这不就是教科书级的“高位套现”吗?可问题来了,这事儿要是纯商业操作,为啥官方三天内连批三次?这得从巴拿马运河的敏感性和特朗普的“运河战略”说起。

二、巴拿马运河的“烫手山芋”:特朗普的野心和美国的算盘

巴拿马运河,81公里长,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每年吞吐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光2024年就给巴拿马赚了34.5亿美元。这条“黄金水道”,对中国尤其重要——中国商船货运量占21%,大量出口到美国东海岸、巴西的大豆和铁矿石进口都靠它。长和在巴拿马的这两个港口,正好卡在运河的东、西两端,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可这地方,早就不是商人的乐园了。特朗普2024年11月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后,态度强硬得像头牛。2024年11月20日,他在国情咨文里喊:“美国必须夺回每一寸战略要道!”这话不是随便说说的,他多次威胁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管理权。2025年1月15日,他在白宫记者会上更直白:“运河70%的货物属于美国,我们绝不允许其他势力渗透!”不仅如此,他还威胁巴拿马新总统穆利诺,2025年2月10日特朗普公开警告巴拿马新总统穆利诺:“终止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合作,否则等着制裁吧!”巴拿马政府迫于压力,2月20日宣布暂停“一带一路”协议,还派审计团队彻查长和港口的经营权合法性。

这时候,贝莱德跳出来了。可贝莱德是个啥玩意儿?那可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着8.59万亿美元,手握苹果、谷歌等巨头股份,连美联储都靠它的阿拉丁系统做风控。这次收购,贝莱德CEO拉里·芬克亲自出马,2025年2月25日向白宫高层汇报,确保交易符合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战略。228亿美元砸下去,既规避了国际法争议,又让美国间接掌控了运河咽喉。交易敲定后,芬克3月6日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这将使贝莱德成为全球航运网络的关键玩家,为美国利益提供保障。”特朗普3月7日在社交媒体上得意洋洋:“运河又回到美国手里了!”

李嘉诚呢?眼看特朗普举起了枪,他跳下牌桌立马就跑了。商人嘛,不跟权力硬扛,这是他的生存哲学。可这跑路跑得太快,屁股坐得太歪,问题就大了。

三、贝莱德:资本巨兽的野心和“隐身帝国”

贝莱德不是普通买家。这家1988年由八位犹太裔精英创立的公司,靠“指数投资+AI风控”成了资管界的霸主。2008年金融危机,它精准预判次贷崩盘,还帮美联储清算“有毒资产”,从此一飞冲天。如今,它不光是四大行、腾讯、阿里的股东,还通过参股六大传媒集团,掌控全球舆论。2024年,它退出联合国气候倡议、删除DEI政策,紧跟美国政治风向,生存智慧拉满。

这次收购,贝莱德不光拿下43个港口,还整合了瑞士地中海航运(全球运力第一)的资源,控制全球10.4%的集装箱吞吐量,一跃成为港口巨头。未来咋办?美国军舰优先通行、给中国货船加收“过路费”,甚至禁止停靠,这些操作都不意外。更狠的是,它手里还有长和的智能码头系统和物流网络这些“软实力”,等于拿到了全球航运的钥匙。

这还不算完。贝莱德近年在中国市场的动作耐人寻味:清盘基金、减持科技股、卖上海写字楼,摆出一副“复杂态度”。它一边是中国企业的股东,一边又在“乌克兰发展基金”里掺和地缘政治。这种“隐身帝国”的玩法,让人看不清它的底牌,可它和特朗普的默契,谁都看得出来。

四、中国咋办?航运、资本、舆论的三重危机

这笔交易,对中国来说不是小事儿。

先说航运:巴拿马运河是中国外贸的命脉,15%的商船通行量靠它。贝莱德接手后,肯定会配合美国关税政策,抬高中国货轮的停靠成本。比如,2025年2月2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出议案,对中国船只每次进港最高收150万美元,或按净吨位每吨1000美元收费。这要是落实,绕道好望角得多花12-15天,燃油成本涨20%-30%,一艘20万吨货轮得多掏300万美元——比运河通行费75万美元高太多了。更长远看,全球港口网络重构,航运定价权可能彻底旁落到美国手上。

再说资本:李嘉诚这一跑,等于让中国在全球港口的话语权缩水。长和系剥离港口业务后,贝莱德整合资源,加速构建欧美港口联盟,中国资本的影响力被削弱。加上贝莱德在中国股市的频繁操作,这背后是不是有更大的算盘?谁也说不清看不明。最后是舆论:贝莱德通过传媒集团掌控信息流,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低调得像个隐形人,可实际影响力不是一般的大,是巨大,是巨大,是巨大,关键的话说三遍怕你们没看见。就是这种不对称的舆论战,让公众和官方对它的战略意图一片抓瞎。

面对这三重危机,中国也不是坐着挨打。中远海运、招商港口正加速收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构建“一带一路”港口网。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也在削弱美元结算的控制力。AI航运调度系统更牛,效率提升40%,为自主化物流加码。可李嘉诚这一手,等于在关键时刻捅了一刀。

五、官方三天三批:罕见的怒火和“灵魂五问”

官方的反应,出人意料的发怒让人咋舌,关注小伊的粉丝都知道,小伊在3月6号就已经写了一篇李嘉诚卖港口的文章,按道理说官方其实早就知道了,当时小伊还认为李嘉诚敢卖港口肯定是与官方通过气了,没想到就在3月13日,《大公报》发文《莫天真 勿糊涂》,直指李嘉诚:“面对大事大义,有关企业当三思,应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什么立场、站在哪一边。”3月15日,又一篇《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对李嘉诚直接列出“灵魂五问”:

1. 为何如此轻易将这么多重要港口转让给不怀好意的美国势力?

2. 表面宣称的商业行为暗中藏着怎样的政治算计?

3. 所谓“精明”的交易有没有考量国家民族利益?

4. 这般选择是否在助纣为虐、贻害中国和世界?

5. 在大是大非面前,当事的企业家应怎么取舍?

文章还拿霍英东、任正非这些爱国企业家对比,痛斥李嘉诚是“冷血投机者”。中央港澳办官网接连转载,摆明态度:这不是普通的买卖,是站队问题。李嘉诚3月10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辩解:“我只是个商人,别给我戴帽子,我不是政治家。”可这话说出来,谁信啊?网友炸锅了:“你卖的是港口,不是酸辣粉,这还能叫纯商业?”,小伊也是万万没想到李嘉诚居然绕过中国直接就与贝莱德交易了,这不就是变相的被刺祖国吗?

六、李嘉诚到底是不是卖国贼?咱得扒开看

这事儿,得从几个角度掰扯清楚。

1. 法律上:没毛病,但不代表没问题

长和的43个港口,注册地遍布23个国家,不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直接管辖范围内。交易走的是国际商业流程,合法合规。可法律是底线,不是免罪牌。就像你卖刀给强盗杀人,法律管不着,但道德上你跑得了吗?

2. 商业上:精明得让人服气

李嘉诚这波操作,商业逻辑满分。190亿美元到手,规避了特朗普的枪口,还保住了香港和内地的核心资产。股价暴涨,家族财富又添一笔。可这精明,也太冷血了点吧?

3. 道德和爱国上:站不住脚

李嘉诚生在潮州,长在香港,靠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发了家。2025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他以373亿美元蝉联首富,21年没掉队。他的财富,离不开这片土地。可关键时刻,他咋就只顾自己跑路,不管国家死活呢?巴拿马运河要是被美国“政治化”,中国外贸成本飙升,供应链受威胁,他这不是给敌人递刀吗?

再说他过往。2013年抛售内地资产超2500亿,转投英国;2019年香港乱港风波,他抛出“黄瓜之台,何堪再摘”的模糊话,骑墙观望;这次又卖港口给美国。他总说“我只是商人”,可这商人当得,太没底线了吧?对比霍英东抗美援朝时运物资,任正非硬扛美国封锁,李嘉诚的格局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4. 历史咋看?遗臭万年的风险不小

历史这东西,不看你赚了多少,主要看你都干了些啥。李嘉诚这手卖港操作,短期赚得盆满钵满,可长远看,他可能真要被钉在耻辱柱上遗臭万年了,97岁高龄了临了临了整这么一出,让人怎么说呢?曹德旺说得更狠:“李嘉诚带了个坏头,这糟老头子坏得很!”这话听着刺耳,可想想有几分道理。

七、李嘉诚的“慈善遮羞布”:挡不住骂声

有人会说,李嘉诚不是坏人啊,他搞了那么慈善!李嘉诚基金会成立以来,投了巨资在教育、医疗、扶贫上。汕头大学是他心血,砸了几十亿建国际级学府;医疗上,他资助偏远地区建医院,还捐了亚洲首部肝癌治疗仪,2024年8月1日他在香港大学连线发布会上笑得像个孩子。可慈善归慈善,商业归商业。他拿中国赚的钱做慈善,却在国家需要时跑路,这遮羞布也挡不住一片骂声啊。

结语:商人无国界?扯淡!

李嘉诚这事儿,表面是商业,骨子里是政治。他用228亿美元换了家族安全,可把中国推向了被动。

特朗普的孤立主义、贝莱德的资本野心、美国的地缘算盘,哪一个不是冲着中国来的?

李嘉诚不是看不清,他是装瞎。他习惯了走捷径,靠时代红利发家,可这次,他被自己的精明毁了。

商人无国界?扯淡!科学没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商业没国界,可商人得有良心。

李嘉诚要是早点报备,给中国企业机会,哪怕卖贵点给国家,也不至于被骂成这样。

可他太急了,急着套现,急着跑路,忘了背后14亿人的利益。97岁的他,或许还能活几年,可这骂名,怕是要跟几辈子了。

做人啊,还是得有点底线。时代变了,李嘉诚还活在自己的旧梦里。可惜,这梦醒了,他却没醒。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关注”我,记得“标星”哟!

0 阅读:0

伊历史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