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不如意与现实紧密相关,是恶劣的处境让自己过得不幸福。
这种恶劣的处境包括粗暴专制的父母,挑剔刻薄的老板,以及种种不利于自己的形势。
父母是选择不了的,家庭和出身难以选择,即使你不愿面对和接受也没有办法。即使你希望早一点摆脱和离开,那也一定要等到你成年以后,现在相当多的人直到成年后很久也难以摆脱父母的影响。
有时候你会抱怨自己怎么脱生在这样的家庭里?不仅条件不好,而且完全不讲道理。
当然父母也会抱怨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好无良心,简直是个白眼狼。
这种相互抱怨是没有尽头的。
其实我认为,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很难说父母是不爱孩子的,只是他们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差异。
有的就是简单粗暴一点,甚至是有一些家庭暴力的,这往往是因为这些父母从小也是怎么被打过来的。他们会效仿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虽然当初他们也很讨厌这种教育方式。
有些人就是会可能会成为自己讨厌的人。
虽然我也非常不认同这种教育方式,甚至十分反感,但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这就意味着一定有一些子女要面对这种遭遇。
如果你作为子女正在面对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那么这就是你无法逃避的现实。
你当然有朝一日可以去探讨和呼吁改变这种教育方式,但当你作为子女的时候,你只能思考如何更好的面对。尤其是你在比较小的时候,你是无力反抗的。
你首先要知道,这种粗暴也不是为了粗暴而粗暴,有的确实是所谓的爱之深责之切。所以,你要理解这种教育方式虽然欠妥,但出发点仍然是好的。比如希望你专心学习,希望你举止端正,希望养成良好的习惯,希望你内务整齐等等。
有的时候可能确实是你太过分了,有的时候也可能是家长的强迫症犯了,更多的时候是细小的错误累积在一起家长爆发了。
所以,你应该从这种教育方式的导向性来思考问题,尽量往正向行为上努力。
比如让你好好学习,专心学习,那就照办好了,反正这对你并没有坏处。
当然也有的孩子认为我已经够努力了,现在只是争取点娱乐时间,但因为用力过猛,在争取娱乐时间的时候急功近利,完全不顾学习的状态,内务也管七八糟。
而家长眼里是不揉沙子的,他知道你的目标不是学习,而只是娱乐,这样就容易气不打一出来,沉不住气的家长就有可能爆发。
我们当然应该奉劝那些家长,要有涵养、有耐心,要注意方法,要学会自我克制,但是所谓当局者迷,真正能够控制住情绪的家长也不容易。
但我更想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当你正在面对这个一触即发的情形的时候,你是没有外援的,你必须要学会适应,这样才能争取更好的成长环境。与环境硬刚只能让事情越来愈糟。因为家长很难改变,所谓本性难移,教育方式其实很难改变。
当然作为未成年人更有发泄和不克制的理由,但在相当多的时候这样做并没有意义,我们并不是在搞辩论赛,我们在探讨的是一个紧迫而现实的情景,不能顺势而为吃亏的还是自己。
那么怎么顺势而为?
那就是不要顶风作案,不要以错对错,也就是自己做错了,但不说自己做错了,而是抱怨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对。没有几个家长会买账的,会改变自己教育方法的家长就像会改变自己价值观的人一样是极少的。
如果他真的能听进去关于教育方法的辩解,那么就说明他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家长,就不需要担心和讨论了。
我们在重点讨论的就是不通情达理,固执己见,而且举止粗暴的家长。
当你遇到的是这样的家长,你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你想要安稳的生活就只能顺着家长的脾气来。
让你学习,你最好快一点,让你把东西收拾好,那就抓紧收拾好,要充分吸收前次疼痛的教训,迅速、彻底的纠正需要纠正的不良习惯。
即使在所谓的良好标准上存在一些争执,那也最好以父母为准,比如对整齐度要求比较高的家长,那最好的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而不应该按照自己的标准来,否则他仍然会将你认为的整齐当作混乱,而且还会认为你屡教不改、态度有问题。
这种所谓严厉的家长一般对态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改正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态度。
这个态度包括语气、行为、方式等等,一定不要避免冒犯,否则就很容易上纲上线,到时候就会变本加厉。
面对这样的家长最好是在其情绪还不是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就将要求落实到位,否则就要付出更高的整改成本。也不要在情绪将要失控的情况下,讨要娱乐,那就相当于登鼻上脸。
也就是要多注意父母的情绪变化。
可以说就是要谨小慎微的活着吧,虽然这样有点过于直白了,但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在敏感型人格的家长家里,就是需要发展出比较强的情绪领悟能力,从而对情绪风雨能够提早预判,从而产生未雨绸缪的效果。
这样也许好像有点累,但我确信会让你的日子好过很多,而对你并没有太多的坏处。
但你可能会说,那我想要的无忧无虑的童年呢?
我只能说,这就是你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的童年了,并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一样的金光灿烂,无忧无虑。
童年并不是童话世界,因为每个人的处境都很不同。
我们期望理想型的父母,但谁敢站出来说,他生活在理想型的家庭之中。
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仅仅是给大人说的,也是给孩子说的。
在不同的家庭就有不同活法和生存策略,好日子永远是要争取的,即使是孩子也一样。
在工作中也大体相同,只是你还可以选择离职,这是在家庭中很难做到的。
但我想说,其实离职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而且即使你离职也未必能够获得更好的环境。
也许你就是有某种体质,总是能够碰到不好的老板。
老板又与父母很不一样,父母粗暴有的时候是因为价值观和能力素质问题,但心却还是为了你好。
老板并不天然为了你好,他首先要为了自己好,为了单位好,你们之间并没有不可分割的血缘纽带,他凭什么要天然为你好。他没有十分充分的道理为你好。
为你好的,有的是感情投资希望你多干活,有的是希望单位长期发展,为此储备人才。但当你有了更好的机会跳走的时候,他又舍不得,即使这种跳走对你的好处更大,但因为伤害到他的利益,他自然是不愿意的。人们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这也无可厚非。
当然这里边并不排除在工作场合培养出了一些真挚的友谊,他发自内心的为了你好,但即使如此一旦要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他也很难舍弃自己的利益而站到你这一边。
也就是在你们利益在同一个方向的时候,他对你好才符合他自身的利益。
当然我们这样的讨论是建立在老板理性并且情绪稳定的情况下。
还有一些即使对你好符合他的利益,他也不一定会对你好。
比如你们性格不合,他就是看不上你,你在情感上冒犯过他,得罪过他,即使你是个人才他也不一定用你。
更多的时候,我们往往抱怨那些处事并不公允,情绪也不稳定,而且好恶缺乏理性的上级。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会抗争,但越是抗争越不受待见,因为没有上级会重用带头冒犯自己的人,否则他就无法管理了。
还有一些人想要离职,但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成行,或者即使成行但遇到的情形并未有根本上的改善。
我们还是会发现新的上级也没有重用自己,而他所重用的人你感觉并不怎么样,所以对他的公正性和能力都会产生质疑,如果态度上对你不冷不热,你就更容易产生玻璃心。
这里边,我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如果上级没有水平,那他是怎么上去的,如果都是这样,那是不是整个系统有问题,需要你立即离开。但如果哪哪都这样,你就要反思,可能是你自己有问题。
还有就是他是不是没有好的一面,他好的一面是什么,也就是公正的一面是什么,如何能够抓住公平的规则然后发展自己。
事实上,可以这么说只要一个系统还在正向发展,那么它的主流一定是正向,这个主流包括体制、机制、竞争规则等等。
同时,没有任何一个系统是完全没有缺陷的,这个缺陷也包括竞争规则和晋升规则的缺陷。
在我们并不足以改变规则的情况下,我们要学会适应现有的形势和规则,找到那些正向的规则,然后获得更多的上升机会。
这个正向的规则就包括自己的上级,以及在这个系统内部其他的上升机会。
挑剔和抱怨往往并不解决问题,上级并不等于家长,因为上级之上还有上级,还有整个运行的规则体系,我们必须坚持整体思维审视自己的职业环境,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眼前这个小环境。
我们不仅要在小环境中寻找公平机会,我们还要从更大的环境之中寻找公平机会,这样就会让你自己打开很多通路,就不会感觉无路可走。
所谓的无路可走往往是视野不够宽阔,是思维受到的局限。
而所谓上级的情绪、性格和价值观,其实也是环境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要学会适应,而不是盲目的对抗。
作为成年人,我们必须学会在坚持底线的情况下灵活适应,学会能屈能伸,学会目光长远,能够在看起来并不理想的职业环境中找到有利于自己的通路。
而世界上什么时候出现过所谓理想的职业环境呢?
其实都是相对不理想的,换句话说又是相对理想的。
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环境都围着自己转,这就不是别人情绪不稳定,而是自己不成熟。
适应性是所有生物进化的法则,也是我们与短期内不可改变的现实的相处之道。
以至柔克至坚,生存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