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这一天全球共同聚焦孤独症群体,呼吁社会消除偏见、增进理解与支持。
1 孤独症群体的核心特征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由神经发育异常引起的终身性障碍,其核心症状包括社交互动障碍、语言沟通困难、刻板重复行为感知觉异常与智力发育不平衡。
2早期识别与干预的重要性
孤独症的黄金干预期为2-6岁,早期识别可通过“五不”原则初步判断:
不(少)看
回避目光接触,缺乏表情
不(少)应
对呼唤无反应,缺乏共同注意力
不(少)指
不会用肢体动作表达需求
不(少)语
语言发育显著落后
不 当
兴趣狭窄或行为刻板
研究表明,早期科学干预可使70%的患儿获得基本生活能力,但我国仅37%的患儿在3岁前确诊,许多家庭因缺乏认知或经济压力而延误治疗。
3消除误区,构建包容环境
大众对孤独症的误解仍普遍存在。例如,误认为孤独症是心理问题或教养不当所致,或将其误认为“天才病”。实际上,孤独症是神经发育障碍,与家庭教育无关,且仅有少数患者具备特殊才能。社会支持应聚焦接纳差异、提供包容空间以及支持康复与就业。
孤独症群体如同散落人间的星辰,他们的世界或许沉默,却并非孤立无援。西安市上善公益慈善基金会呼吁社会各界携手,用理解与关爱构筑一座“无障碍”的桥梁,让每一颗星辰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熠熠生辉。
新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