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往往被认为是昏庸之君,毕竟杀忠良和向金国卑躬屈膝,这样被人不齿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让人很多不恨不痛,然而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需要站在他所属的环境来分析,这样才更准确。
作为靖康之耻后恢复宋朝的皇帝,赵构其实是很难的,这不是洗白,而是真实情况。
一、被打怕了的宋人
号称富庶的宋朝,为何守不住金兵南下,不要过分强调开封无险可守,没有险,还有人。宋徽宗赵佶再昏庸,他也知道保卫国都,毕竟自己的整个一家人都在这,肯定会投入大力的兵士守卫开封,但是还是守不住,父子到北国“定居”。很多事实都可以说明,宋朝的军力不足以抵抗金兵南下,所以宋徽宗要难逃,宋钦宗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替皇位。还有,侥幸逃脱的赵构,被金人撵到海上,这也说明宋人不仅打不过金人,也已经害怕金人了。
宋人不尚武,是宋朝面对北方威胁,抵抗不了的一个根本原因。武将出身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却创立了一个武备松弛的王朝,这多少是有点讽刺的。面对强敌没有血性,是宋朝输掉几次关键战争的根本原因。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和国力有关系,但是真的和国力没有决定性关系,看似落后的游牧民族,常常打的中原王朝没有还手之力。他们靠的更多地是骑兵和勇猛,在重文轻武的影响下,北宋的武力值持续下降,最初有了靖康之耻。
二、尴尬的高宗皇帝
宋高宗赵构是继承宋徽宗赵佶的皇位,还是继承宋钦宗赵桓?都不是,而是被孟太后和一些大臣拥立的,这样的皇位谈不上合理合法,合理合法的宋朝皇帝是宋徽宗和宋钦宗,也就是徽钦二帝。虽然这两个人做皇帝做的非常差劲,但是人家就是“手续齐全”的皇帝,高宗再努力,只要金人把徽钦二帝放回来,他就得乖乖的让位。
赵构实际上就是个代理皇帝,相当于现在的职业经理人,给别人打工,威胁他皇位的,不仅是徽钦二帝,还有宋钦宗的儿子们。金人多次想利用钦宗皇太子赵谌来惑乱民心,也说明了赵构的皇位根基并不稳固。
对外,打不过金人,对内,还有在外“学习”的徽钦二帝,赵构能够安心收复失地吗?他的内心更希望维持现状,做太平皇帝。
三、武将干政的威胁
一代名将岳飞真的很能打,也是一心想收复失地,但是他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好好理解宋朝皇帝对武将干政的担忧。岳飞冤死这件事,赵构是有责任的,没有他的授意,其他也不能就这么处决了一位重要将领。皇帝要杀一员武将,显然是不断有臣子尤其比岳飞更重要的臣子进谗言,这里可能有秦桧,也可能有岳飞同样级别的将领,让赵构不得不考虑让岳飞彻底消失。
岳飞能打仗,可以在历史上排进前十,但是在做臣子方面真的是有点差劲,就像现在的很多人,是单位里的业务大拿,但是和领导和同事的关系处的都不是很好,此后的发展可能就不如业务能力不行 更懂得领导心的人。
赵构面对岳飞,其实已经忍了,干涉立储,大喊迎回徽钦二帝再加上多次不听调令 ,换作别人,可能岳飞早死了。要知道,赵构是经历苗刘兵变的人,他能不忌惮武将吗?武将都已经干政了一回,还让他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正常人对于不听话的武将,绝对有反应,赵构也不例外。
历史上并没有十二道金牌召回岳家军的说法,即便真的有,也未必是错误。乘胜追击和收复失地没有那么容易,金兵如果这么容易就溃败,还能攻陷宋朝的国都吗?暂时的退却,不一定是真的失败,所以暂时撤回不一定是错的。后来,南宋也北伐了,但是输的很惨,这说明金人没有那么容易打。
还有,宋高宗赵构也有的考量,打的太狠,容易出现很多衍生问题,比如,金人扶持其他势力对抗南宋,还有收复的失地,管理的问题。
这里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也需要考虑,南宋依靠江南大地主的支持,收复这么多失地,增强的费用,谁来出?如果出钱的人不愿意出,会不会,直接让赵构退位。也就是赵构是董事长,但是背后还有其他出资人,别人会不会支持他这么干。如果不支持,他就得下去。
赵构在56岁就退位了,没有选择终身做皇帝,说明他已经厌倦了这样的帝王生活,外敌侵染,的确太难了,他有没有自己的儿子,没有必要一直操心下去。
对于一个历史人物,不能简单的用是还是非。相关话题,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他不是南迁之君,而是临时代理君位者[抠鼻][抠鼻][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