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婷最近摊上事儿了。
这届观众真难伺候——前脚夸完《父母爱情》里的安杰从少女演到老年毫无违和感,后脚就揪着她在《六姊妹》里演20岁大姐何家丽这事不放。
要说这事儿也邪门,明明开篇的少女时期是沈月演的,水灵灵的小姑娘扎着麻花辫在巷子里跑得欢,观众看着顺眼得很。

可镜头一转,梳着齐耳短发的梅婷顶着高清镜头登场,弹幕瞬间炸了锅:-这哪是20岁待嫁女?和我妈跳广场舞的阿姨差不多岁数!-
眼尖的网友截图放大梅婷的特写镜头,眼周细纹和法令纹被标上红圈满网飞。

有人翻出她十年前《父母爱情》的剧照对比:-当年39岁演少女没人说违和,现在滤镜开到十级还是藏不住年龄感。
-更扎心的是剧中母女同框戏——邬君梅饰演的母亲和梅婷站厨房里揉面,弹幕飘过满屏-这姐妹俩长得真像-,气得导演连夜在微博解释年代剧需要演员连贯性。

这事儿闹得连菜市场大妈都知道了。
隔壁摊卖豆腐的王婶边刷抖音边嘀咕:-要我说剧组就是抠门,舍不得多请年轻演员。

你看人家《小巷人家》,李光洁从18岁演到40岁,换三个演员衔接得多自然。
-这话倒是点破了行业潜规则,现在大女主戏动不动横跨三四十年,能省一个演员的片酬就省一个。

可观众早不是十年前那么好糊弄的,00后追剧党直接开怼:-当我们没见过20岁姑娘长啥样?梅婷老师演技再好,那下垂的苹果肌能演出少女怀春的娇羞?-
其实梅婷自己未必想接这烫手山芋。

知情人透露最初剧组找过几位90后小花,不是档期不合就是嫌年代剧造型土。
还是靠陆毅牵线,才请动这位国家一级演员救场。

梅婷在片场确实拼,为了贴近角色硬是减重八斤,每天提前两小时到剧组贴面膜。
可惜再敬业的演员也扛不住自然规律,有场雨中送别的戏,梅婷的眼袋在4K镜头下无所遁形,被截图做成了-丫头教新晋成员-表情包。

这事儿闹腾得最凶时,横店某剧组正拍着60岁刘晓庆演16岁格格。
副导演看着手机直乐:-要说装嫩鼻祖还得是庆姐,梅婷这才哪到哪?-这话倒提醒了群众,盘点起娱乐圈-逆龄演出-的名场面:周迅《如懿传》里捏着嗓子喊弘,章子怡《上阳赋》及笄礼上法令纹能夹蚊子,刘涛《大宋宫词》顶着四十岁的脸演十五岁少女...这么比下来,梅婷还真不算最离谱的。

但观众这次反应这么大,说到底还是心疼好演员。
梅婷的演技有目共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被家暴的绝望主妇,《父母爱情》里娇气大小姐的蜕变,哪个不是教科书级别?粉丝痛心疾首:-姐咱接点《我的前半生》唐晶那样的职场女强人不香吗?非跟满脸胶原蛋白的小年轻较什么劲?-这话倒是点破了中年女演员的困境——市场上写给40+女性的角色,不是婆婆妈妈就是霸道总裁他妈。

这事儿闹到央视《影评》都做了专题。
嘉宾一句话挺扎心:-我们总批评演员扮嫩,怎么不问问为什么国产剧里20岁角色永远在谈恋爱,40岁女性只能围着灶台转?-这话算是捅了马蜂窝,微博上#给中年女演员写点正常角色#的话题阅读量一夜破亿。

有意思的是,梅婷这事儿反倒催生了新现象——视频网站《六姊妹》的-只看沈月-功能使用率暴涨,年轻观众用脚投票的样子像极了当年追《甄嬛传》只看甘露寺戏份。

要说这事儿给行业敲的警钟,横店某选角导演的吐槽最实在:-现在资方选角就跟菜市场挑黄瓜似的,既要水灵又要便宜。

老戏骨打包价能演全年龄段,谁还愿意多花钱?-这话虽然难听,倒解释了为什么总出现-50岁演员演少女,30岁演员演妈-的魔幻选角。

观众现在学精了,看到演员表里有实力派突然演小年轻,都条件反射先点开吐槽视频避雷。

梅婷这事儿还没完,听说她下部戏要演秦始皇他妈。

网友又开始操心:这回该不会从嬴政出生演到国吧?不过也有明白人说了,与其天天盯着演员年龄吵,不如让编剧多写点《淑女的品格》那种真正展现中年女性魅力的剧本。

这话在理,毕竟谁不爱看袁泉踩着高跟鞋在法庭上大杀四方?总比看50岁女演员硬凹少女娇嗔强。

扔两个问题给大伙儿琢磨:演员该不该被年龄限制戏路?剧组选角应该更看重演技还是形象?咱评论区见真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