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的色调只是颜色,两种色调就是和弦,这就是生活。”
这是艺术家亨利·马蒂斯对色彩的诠释,而这句话也成了伊万·阿尔劳德(Ivan Alraud)创作的核心密码。他像一位藏在画布背后的爵士乐手,用超现实的想象力、后现代的锋利视角,把看似普通的日常场景变成了一场场色彩与哲思的即兴演奏。
当色彩遇上和弦,画布成了乐谱。
阿尔劳德对色彩的痴迷,源于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的启发。马蒂斯曾说,两种颜色的碰撞就像音乐中的和弦,而阿尔劳德把这句话“画”了出来。他像弹钢琴一样,用冷暖色调的碰撞制造画面的韵律——冷色是低音区的和弦基底,暖色是高音区的跳跃音符。比如一幅画里,他可能用深蓝色铺底,再突然泼上一抹明黄色,就像爵士乐中猝不及防的切分音,让眼睛忍不住跟着节奏跳动。
他还有个小秘诀:从摄影中“偷”光影。下雨天玻璃上的雾气、霓虹灯在墙上的残影,这些瞬间被他用相机定格后,再转化成画布上的色彩变奏。比如模糊的雨痕成了朦胧的蓝灰背景,闪烁的霓虹光斑则化身玫红与荧光绿的“装饰音”。
有评论家说:“看他的画就像被迫参与一场辩论——色彩是台词,笔触是语气,而画里的每一个符号都在逼你思考:我们看到的‘真实’,真的存在吗?”这种带着刺痛的思考,恰恰像爵士乐里的不和谐音程,乍听突兀,细品却直戳人心。
阿尔劳德曾说:“我的颜料是乐器,生活就是乐谱。”在这个连看画都要2倍速的年代,他的作品却像一杯需要细品的蓝调咖啡——初尝是色彩的浓烈冲击,回味时却能尝到日常褶皱里的深意。
你的每个【点赞👍🏻】和【在看】
我都当做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