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渡》:一场古偶的“文艺复兴”

影视独舌 2025-04-21 10:53:08

“新剧测评”栏目上新,这一次我们选择了近期的古装剧黑马《无忧渡》。

我们将从数据分析、观众反馈、评家解读三重角度,分析这部暌违三年的志怪古装剧,为什么能够从同类型剧集中脱颖而出,收获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无忧渡》是由爱奇艺出品,林玉芬担任总导演,赵娜担任编剧,任嘉伦、宋祖儿领衔主演的聊斋单元古装剧,于2025年4月12日在爱奇艺播出 。

该剧改编自半明半寐的小说《半夏》,讲述了神秘的捉妖师久宣夜(任嘉伦 饰)与少女段半夏(宋祖儿 饰)在人妖共存的世界中共同历经奇情悬案,最终揭开两人身世之谜,并发展出一段浪漫爱情的奇幻故事。

数据分析

作为一部空降剧,《无忧渡》零帧起手,在没有前期预热的情况下,3天热度值就达到9000以上,是2025年爱奇艺最快破9000的剧集。

云合数据也显示其热播飙升迅速,从首日市占率5.6%到次日的13.8%,直接登顶。随后几天也是持续霸榜,最高飙升至22.3%。

截至4月20日晚,《无忧渡》的爱奇艺站内最高热度值为9575,距离破万仅有一步之遥。全网累计热搜话题941个,其中微博热搜榜105个、上升榜187个、娱乐话题榜150个。

不断增加的广告也能看出这部剧的热度。从最初的“裸播”到第三天开始出现贴片广告,目前已有拉芳、百岁山、王小卤等多个品牌投放。

从百度指数提供的人群画像来看,《无忧渡》的主力观众为女性,接近80%;观众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以30-39岁这一区间的人数最多,占比为39.45%。

豆瓣目前尚未开分,在短评区的14000多条短评中,争议主要集中在男女主演技、原生台词方面,而悬疑感、剧情节奏等方面的正面评价较多。

整体而言,《无忧渡》作为一部古装悬疑剧,将爱情、悬疑、志怪等多种元素调配到一起,以单元剧形式跟观众见面,新鲜感和话题度都不缺,牢牢吸引住了作为基本盘的女性观众。风格鲜明,有视觉奇观,也不缺观念表达,算是市面上的稀缺品。

观众反馈

剧集市场上已许久不见志怪题材,《无忧渡》的出现让市场久旱逢甘霖。林玉芬导演稳定发挥,审美在线,让志怪故事重新焕发了生机。作为近期最热的剧集,它收获了大量好评。

但也有一些瑕疵,部分单元案件故事单薄,叙事时常拖沓,导致观感时好时坏。

看点与好评

1、单元故事+奇幻+志怪+中式恐怖,氛围拉满。

看剧之前会以为是爱情剧,没想到是以单元案件的形式讲志怪奇幻故事。志怪味儿很浓,“有《聊斋》内味儿”,既有《聊斋》的古典内核,又以现代视角解构了传统善恶观。

黑夜山路红轿子,山神结婚的情节,中式恐怖氛围拉满。虽为志怪世界,但捉妖打戏是拳脚上手,而不是“法术对轰”,让剧集多了落地感。

2、林玉芬导演审美佳,镜头语言很美,置景、服化道制作精良。

《无忧渡》有古早古偶的感觉,镜头语言很美,踏实平静,张弛有度;服化道方面,是写实古朴派。捉妖师们风餐露宿,衣着朴素,有落地感。配乐很棒,营造中式氛围功力强,不少观众评价是“今年看过最舒服的古偶”。

3、剧情副本很有意思,副本中的人物有血有肉,值得回味。

单元案件中的人物令观众印象深刻,比如“九命大仙”,实际上是笨蛋小猫;木偶妖凤伍娘(张子鑫 饰)行为举止中诡异的无辜感、肢体的钝感,令人不寒而栗。

争议点

1、节奏拿捏不够到位,导致剧情推进流于平淡。

整部剧“一会好看一会不好看”,每当快到剧情高潮时,文戏过多,影响情绪表达;恐怖气氛要推上去时,很快就没了,戛然而止,抑扬顿挫、高低错落几乎没有。

每集剧情容量有限,尤其第一单元剧情铺垫过多,人面鸮很容易就被搞定了,给人以虎头蛇尾的感觉。

2、演员的表现参差不齐,男女主CP感也偏弱,“演技充满了班味儿”。

小作文

「内容为王的铁律依旧不过时」(忠犬七公)

从类型上划分,《无忧渡》应该归入志怪剧一类,浓浓的“聊斋感”是这部剧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人类与妖魔鬼怪和谐相处,随着剧情的展开又带着着些许恐怖,像山神结婚时的漆黑面具,从镜子里伸出递过来碧玉梨的手……这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镜头,都深得中式恐怖的三昧。

更重要的是,《无忧渡》会在每个单元接近结尾时抖出一个让观众细思极恐的真相。

比如在第二单元里,舞姬季离在情感上背叛了“镜妖”,最后甚至想要杀掉他。可“镜妖”一句“你以为这是你第一次想要杀我?”,让故事陷入了多重循环的境地。最后多个时空的季离一起手持剪刀,合力刺向“镜妖”后回头凝视的一幕,绝对是今年荧屏上最令人冷汗直流的画面。

光吓人还不足以吸引观众,还得有爱情来调剂。

剧里感情线的铺陈相当克制,比起干柴烈火,细水长流无疑更有打动人心的魅力。其实男主角的原声台词还是有点“劝退”感的,但是女主角的颜值和不疾不徐的叙事节奏又把观众拉了回来。随着观众的注意力逐渐被故事吸引,竟然也能嗑起CP,可见内容为王的铁律依旧不过时。

《无忧渡》没有纠缠人和妖之间的爱恨纠葛,而是把立意放在人身上,借着妖来写刻画人的爱、恨、嗔、痴。

在目前播出的三个单元里,第一个单元起到引子作用。人面鸮作为首个登场的妖害人无数,最后竟也会因为爱情而收起杀心,想去过人间烟火的日子。有观众吐槽妖也“恋爱脑”,但更多观众看到的却是人与妖之间相爱的艰难,差距太大的爱情终究难成正果。

第二单元的碧玉梨迷案,年老色衰的舞姬季离因为对保持美貌的渴望,召唤出了“镜妖”,最终却被它困住。看来人对欲望的无限追逐,最终将会反噬自身。观众能从中看到红颜易老的感慨,也理解季离行事的逻辑和动机。哪怕在美颜与滤镜成为标配的今天,谁又能抵抗永葆青春美丽的诱惑呢?

第三单元的傀儡生心,最复杂也最精巧。被制造出来的傀儡在拥有了意识之后憎恨创造自己的父亲,而无意间被救下的“猫妖”却执着于报恩。一爱一恨恰成对照,更像一则警世寓言:人应该珍视身边那些可贵的陪伴,而不是把注意力留给那些一时空虚产生的妄念。

从以上三个单元的构思和完成度来看,环环相扣,在主线推进的基础上,支线也有放飞的自由,做到了自圆其说,传递给观众一些有价值的思考。

这正是中国传统志怪文学的一贯价值取向,是写鬼写妖,更是刺贪刺虐。不知后续单元又能带来怎样的惊喜,我个人的期待值还是挺高的。

「古偶该搞“文艺复兴”了」(橙柚青)

“都是同行衬托得好!”

很多年前,郭德纲在相声作品中留下了这句调侃;很多年后,这句话成为了国产剧颠扑不破的铁律。

《无忧渡》的热播,是一种国产剧特有的创作相对论:不是林玉芬变好了,而是同行们变差了,于是这部剧的“过时”反倒成了某种先进。

最明显的就是,比起“有什么”来,《无忧渡》更值得表扬的“没有什么”:没有二十分钟来一次的高能反转、没有每集都要抖金句的大女主,也没有八倍速相爱相杀的CP。

而《无忧渡》有的是什么呢?

酷似《仙剑一》和《仙剑三》的成长型主角、娓娓道来的感情线和极易让人回想起早期唐人剧的质朴画风。整部剧给人的观剧感受,恰似每集的章回体名称,很有几分返璞归真的意味。

近年但凡有点热度的古装剧,都有粉丝为其二创“仙三版片头”。看了这么多版,《无忧渡》的味儿是最正的。大胆暴言一句,《无忧渡》应该改名《仙剑七》,也算是给去年成绩不佳的仙剑IP找回几分薄面。

去年两部仙剑续作继承了“仙剑”的名字,但《无忧渡》却继承了“仙剑”的精神。

已经完结的三个单元中,“鸮吟”“回春”“换命”分别对应“爱”“贪”“嗔”三个主题,有情皆孽、无人不冤。最后的故事线收拢于“小人物成大义”的成长叙事,又暗含“魔非魔,道非道,善恶在人心”的哲学思辨。

当前的创作环境下,踏实讲故事实在是一个太过稀缺的闪光点了。于是对比之下,部分特效粗糙、故事逻辑不够严密便成了《无忧渡》可以被原谅的缺点。

如果这部剧是在三年前开播,未必会取得这样的效果。只有当观众被同质化古偶狂轰滥炸过几轮后,《无忧渡》的传统保守才会变成“清新脱俗”。

古偶剧作为国产影视的特色品类,爆款率最高、套路化也最严重,发展到今天的确已有不少“沉疴宿疾”。近年不少古装爱情剧从立项到宣发都在努力和“古偶”脱钩,就是想和消耗观众耐心的低质内容划清界限。

然而,剥离标签并不能真正解决创作困境——定位看似创新了,内容却在原地踏步。

《无忧渡》的出现提醒了创作者,除了向短剧这样的新兴事物要解法,古偶也可以适时地回首“来时路”。

【文/独舌编辑部】

0 阅读:0

影视独舌

简介:此用户有点懒,还没有正式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