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尾事故,后车就一定全责吗?
4月19日,这看似平常的一天,却接连发生了两起让人心痛的交通事故,一起发生在河北保定,一起,就发生在江西的南昌。
保定的事故咱们先按下不表,一辆白色轿车逆行撞上货车,直接撞到护栏上起火,两个年轻的生命,19岁的少年和18岁的花季少女,就这么没了,想想都让人觉得惋惜。
咱们重点说说南昌这起,高速公路上的追尾,那场面,真叫一个“触目惊心”。
一辆小轿车被大货车狠狠地撞上,撞击的力度,你品,你细品,直接把小轿车的后备箱和后排座位给撞没了,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车轮留在路面上。
更让人揪心的是,事故发生后,小轿车竟然迅速燃起了熊熊大火!
现场有个好心大哥,想救人,奈何火势太大,根本没法靠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绝望地喊:“天啊,我到底该怎么办?根本救不出来啊!”这段视频传到网上,瞬间就炸了锅,评论区里,大家都在问,这车是什么牌子的?
难道又是新能源车惹的祸?
话说回来,这追尾事故,责任划分可不是非黑即白。
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后车全责,但这次,还真不一定。
有现场目击者说,这小轿车司机,当时可能是在高速出口犹豫了,不知道该走哪条道,就减速停了下来。
你说这高速公路上,突然来这么一下,后面的车能反应得过来吗?
也有人说,货车司机也脱不了干系,估计是疲劳驾驶了,没保持安全距离,才酿成了这场悲剧。
说白了,高速公路上开车,安全第一,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这下,问题又来了,这出事的小轿车,到底是啥牌子?
难道真是新能源车?
结果一扒,发现是日产轩逸,而且还是烧油的,这下,新能源车总算可以松口气了。
轩逸的安全性,也因此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有人说,轩逸作为一款销量这么大的家用轿车,安全性应该更高才对啊!
被追尾后这么容易起火,是不是油路设计有问题?
防撞性能是不是太差了?
也有人说,这么猛烈的撞击,啥车都得遭殃,不能一概而论。
这起事故,再次引发了大家对车辆安全性的关注。
买车的时候,除了看外观、看配置,更要关注车辆的安全性能,这才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咱们再说说这救援,当时的情况,那真是千钧一发。
车门都变形了,根本打不开,火势又蔓延得特别快,就算有灭火器,也根本无济于事。
看到那个好心大哥绝望的表情,真是让人心里难受。
为啥生命会这么脆弱?
为啥救援会这么困难?
除了要普及应急救援知识,车企是不是也应该在车辆设计上多下点功夫,让车辆在发生事故后更容易被救援?
这起事故,也暴露出高速公路上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疲劳驾驶。
很多货车司机,为了多跑几趟,多挣点钱,经常连续开十几个小时,精神高度紧张,反应速度自然会下降。
疲劳驾驶,简直就是高速公路上的隐形杀手。
要我说,必须得加强对货车司机疲劳驾驶的监管力度,可以推广使用智能监控设备,实时监测司机的精神状态,及时提醒司机休息。
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挣钱再多,也没命重要啊!
类似的追尾起火事故,这些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2023年7月,京港澳高速河南驻马店段,一辆小轿车被追尾后起火,车里三个人都没了。
2022年5月,沪蓉高速江苏无锡段,一辆货车追尾小轿车,也是起火,车里两个人也没能逃出来。
这些血淋淋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吗?高速公路行车,真的容不得半点马虎啊!
事故发生后,责任认定和保险理赔,又是一堆麻烦事。
如果小轿车司机违规停车,那肯定要承担一部分责任,保险公司也可能少赔或者不赔。
如果货车司机疲劳驾驶或者超载超速,那责任就更大了,搞不好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开车上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别以为自己是老司机,就可以随便乱来。
出了事,后悔都来不及。
想说一句,安全,才是回家最近的路。
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请大家务必安全驾驶,生命至上,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