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43个港口交易正式签字只剩最后5天,整个世界都在关注这个事件的走向。
李嘉诚家族,到底在想什么?未来会做何选择?
背后的中美博弈,谁会更占优势?
我们聊一聊。
首先,我们看看李嘉诚家族对“港口交易”的态度。

李嘉诚旗下23个国家43个港口的交易,是在3月初和美国贝莱德集团签订的“原则性协议”。并定于4月2人签订正式协议。
交易消息对外公布的那一刻起,争议就来了。
3月4日,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就被港府“约谈”了,目的在于了解交易的细节。“港府”这个速度,不可谓不快。
其后,面对舆论压力,长和集团在交易公告及后续回应中多次强调,此次港口出售是“纯商业性质的决策”,符合国际商业规则和各地法律法规。
谁曾想,热度一天比一天高,特别是从3月13日起,经过《大公报》连续发文,港澳办多次转发,李嘉诚集团交易港口的事件,成了最炙手可热的时事新闻。
其后,特首李家成发声了,前特首梁振英也发声了。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发言了。
外交部也好,港府也好,态度比较相似,对这次交易并不十分“支持”。因为,核心交易资产为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与“克里斯托瓦尔港”,涉及全球6%的海运贸易和中国约22.7%的货物通道。
事件越炒越热,就此,成了世界范围内的超级事件。
2025年3月23日,李家出手了,李泽楷来到了北京,名义上是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

但是,这个时机的选择,正值其家族因长和集团出售巴拿马港口资产给美国贝莱德财团而陷入舆论风波之际。
因此,外界普遍认为他的北京之行具有多重战略意图,包括寻求经济合作、缓解政治争议以及重塑家族形象等。
可以说,李泽楷的北京之行,有很大概率是为了给家族找台阶,找后路,扭转形象而来。
插个题外话,李泽楷在中国大陆还是有很多投资的,他的投资方向更倾向于高科技方向,李泽楷旗下盈科资本已参与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园、深圳智慧城市等项目。
此人的经营方向和父亲、哥哥不太相同。
不过,李泽楷以盈科拓展集团主席身份出席,而非代表长和集团。因此,有很多人认为李泽楷来了,是为了试探风向。
李泽楷的北京之行,是李家人在“港口交易事件”发生后和北京的积极接触。
但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其后,李嘉诚这边,一直保持沉默,不再对外解释交易的合法性,也没有公开对中国政府、港府进行积极表态。
而中国商务部、香港政府的监管机构,正在积极调查相关的交易细节问题。
一句话,李嘉诚家族现在的态度有些“模棱两可”:边走边看,不轻易表态。玩的就是“沉默似金”那一套。

那么,问题来了,港府能不能限制住此次交易?这个有些难说。
2015年,李嘉诚启动了长和系的“世纪大重组”,将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合并为长和,并分拆地产业务为长实地产,所有旗下上市公司的注册地均迁至开曼群岛、百慕大等离岸金融中心。
也就说,长和集团,已经不是一家纯粹的香港企业,法律干预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但是,李嘉诚旗下还有很多产业,和中国香港和中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重大关系。
所以,李嘉诚一意孤行地卖港口,也是不容易的。
这些日子,香港两任特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中国商务部专家就“港口交易事件”纷纷发言。
3月27日,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原驻美大使周文重先生,对此事也是霸气回应。

周文重先生,不仅担任过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大使,还担任过博鳌论坛秘书长。这样说吧,周先生懂经济,懂政治,懂外交。
有记者在27日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相关美国加征关税”的问题,周先生直接回应道:“我们的反应很精准,你怎么对待我们,奉陪到底。”
第二个问题是“你赞成李嘉诚港口的交易吗?”,周先生霸气回应道:“任何商业行为,都要考虑到国家利益。”
这意思,已经很清楚了,李嘉诚快速草率地想要和贝莱德达成港口交易,对中国的利益还是没有怎么考虑。
那么,李嘉诚的“港口交易”,是如何影响到了国家的利益呢?
有人说了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丢了,对中国和美洲的贸易不利。
其实,很多人只看到了这一点点。
43个港口交易,重要的不仅仅是巴拿马的两个港口。

我们先看一下这些港口。
一、美洲(3国7港)。
巴拿马:1、巴尔博亚港(Balboa)。2、克里斯托瓦尔港(Cristobal)(巴拿马运河两端核心港口,占全球海运贸易量6%)
墨西哥:1、恩塞纳达国际码头。2、维拉克鲁斯国际货柜码头。3、圣樊尚货柜码头。4、曼萨尼约国际码头
巴哈马:巴哈马FCP及FHC码头。
看美洲七个港口(码头),确实,巴拿马的两个港口更为重要,墨西哥和巴哈马的港口,重要性就差太多了。
二、欧洲(7国13港)
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具体名称未细化)。
德国:杜伊斯堡港。
波兰:格丁尼亚港。
西班牙:巴塞南欧码头。
瑞典:斯德哥尔摩港。
荷兰:1、阿姆斯特丹港。2、格罗特豪特码头。3、莫尔迪克货柜码头。4、鹿特丹港。5、文洛港。
英国:1、菲力斯杜港。2、哈尔威治港。3、伦敦泰晤士港。
欧洲的13个港口,绝对不可忽视,严重影响和欧洲的商贸往来,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对于中欧贸易太过重要。
三、中东与非洲(5国12港)

埃及:1、苏科纳港。2、B100码头。3、阿布奇尔港。4、亚历山大港。5、艾特其勒港。
伊拉克:巴士拉港。
阿曼:1、苏哈尔港。2、海塞卜港。
沙特阿拉伯:吉赞港
阿联酋:1、阿吉曼港。2、拉斯海玛港。3、欧姆古温港。
这12个港口(码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埃及的苏科纳港,靠近苏伊士运河,非常重要。另外,阿曼、沙特、阿联酋的港口,是海湾运输能源的重要港口。
四、亚太(8国11港)
印尼:1、JICT码头。2、Koja码头。
马来西亚:巴生西港。
缅甸:国际货柜码头。
巴基斯坦:卡拉奇国际货柜码头。
韩国:1、釜山港。2、光阳港。
泰国:泰国港(未具体命名)。
越南:西贡国际码头。
澳大利亚:1、布里斯班港。2、悉尼港。
11个亚太港口中,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国际货柜码头,是未来陆路石油运输的中要港口之一,“卡拉奇港”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
看李嘉诚要交易的43个港口,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大战略”影响非常大。
如此看来,周文重先生说的“任何商业行为,都要考虑到国家利益”,确实非常到位。
李家人有些过于注重家族利益了,而忽略了国家利益。
当然,李嘉诚的国籍在加拿大了。可是,他的产业,他的根,不就在中国吗?
除了那43个港口,李嘉诚还有其他港口吗?
有的,他们保留了一些比较挣钱的港口,基本都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分别是:
香港:葵青港(HIT、COSCO-HIT、ACT)、内河码头。
深圳:盐田国际。
内地其他港口:惠州港(HICT、HPIC)、江门国际货柜码头、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等。

说实话,交易43个港口,李嘉诚家族是有利可图的。可是对于中国布局“一带一路”、对于中国进行全球贸易,有些不利。
既然李嘉诚更看重利益,如果可能,把港口卖给中国企业可好?别让李嘉诚家族吃亏,价格比贝莱德高一些都行。
当然,43个港口若要全部吃下,欧美一定不会同意。如此,中国可以挑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港口。剩下的欧美随意(也许有些想当然了)。
5天后的4月2日,是正式签约的日子,让我们拭目以待。
不为两个儿子留条后路?真与中国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