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开打后,中国除了坚决反制之外对美国一直不理不睬,于是美国将关税大棒砸向了东南亚四国,分别是泰国、柬埔寨、越南和马来西亚,因为这四个国家供应着美国77%的光伏组件。

美国认为他们的光伏产品都是中国企业贴牌的,于是加征高额关税,其中马来西亚最低为168.8%,越南是542.64%,泰国为799.55%,柬埔寨最高达到了3521.14%,这真是离谱了,看来给中国加的245%关税真不高。面对如此高的关税,基本上宣告美国人从此告别光伏能源产业了,当然特朗普本来也不喜欢新能源产业,上台后就取消了新能源补贴,站在他背后的资本集团大都是搞油气能源的。美国现在还是秉承拉一派打一派的做法,这边对东南亚四国重拳出击,那边派副总统万斯前往印度谈贸易合作,印度认为中美关税战是个契机,想借机发展壮大,这次万斯一到,印度马上就对中国进口钢铁产品加收12%的临时关税,有效期为200天,算是送了份见面礼。

中美关税战对印度来说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不过印度能不能抓住是个问题,印度虽然来者不拒,但是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也别想带回家,就算美国帮助印度建立替代中国的供应链,说不定转头就被印度一口给吞了。美国想拉拢印度遏制中国,只不过印度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万斯此行也没拿出什么硬牌,最后只不过敲定了双边贸易协议框架,给之后的互惠贸易谈判定好了路线。印度摆出一副“联美遏华”的态势,希望得到美国的扶持,在丢失中国这个市场和供应链之后,美国很有可能把印度当做下一个替代品,毕竟印度人口比中国还要多一点,也有足够大的市场。

只不过现在印度的短板也很明显,虽然这些年一直吵着要搞“印度制造”,但是产业链十分依赖中国,2024年对中国贸易逆差上千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印度出口1135亿美元,印度对中国出口仅为143亿美元。所以印度也明白现在的局势,向美国示好的同时,也不敢彻底把中印关系搞僵,如果印度真敢在对华问题上出招,那必然会被反制,所以说印度可以讨好美国,但一个拿捏不好很可能两边都得罪。美国这次不光是想打关税战,更关键是为了解决美债危机,这方面印度如果拿不出点态度来,跪的姿势再标准也只是颗棋子,但偏偏印度手里本来就没什么钱,玩来玩去只能玩空手套白狼,这次美国未必玩得过印度。关税战打到现在,中国态度也很明确,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贸易协议都将遭到报复,对那些小国来说,最好拖一拖,别急着站队,现在就算妥协也只会换来美国的变本加厉,等到6月份再看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