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干了一件大事,在白宫签署了一个行政令,这个行政令明确要求:7个月内重振美国造船业。这个命令的签署,让中国,韩国等造船大国一下子把心放肚子里了。7个月不要说重振造船业,7个月美国能理清楚重振造船业项目规划PPT就算是高效率。这位以“让美国再次伟大”为口号的总统,再一次暴露了他对现代工业认知的严重匮乏。

造船业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需要技术沉淀、供应链整合和长期人才培养。美国造船业早已被全球竞争淘汰出局:商用船舶产量不足全球的1%,手持订单仅占0.1%,而中国造船业的三大核心指标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特朗普要求七个月重振造船业,相当于让瘫痪多年的病人突然参加奥运马拉松。
比较尴尬的是,美国连维修自家军舰都要依赖韩国船厂。去年一艘海军补给舰在韩国维修耗时六个月,而美国船厂造一艘新集装箱船需三年,成本是中国的六倍。这种效率与成本对比,让“七个月振兴”的承诺成为工业史上的黑色幽默。

特朗普对工业的理解停留在19世纪:他迷信关税保护与行政命令,却忽视全球化分工的不可逆转性。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虽吸引部分低端产业,但高端制造仍依赖中国供应链。特斯拉德国工厂因美国工人无法掌握电池技术,不得不从中国抽调技术人员。这种技术工种的断层,怎能是一个行政命令就能够快速弥补的。
特朗普的工业梦,本质是民粹主义的自我催眠。他幻想通过保护主义重建制造业霸权,却忽视中国全产业链优势:从船舶设计到建造,从发动机到导航系统,中国已形成闭环生态。美国试图用行政命令打破这种格局,重振造船业,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造船业的振兴绝非一个命令就够能达成的。它需要政府与企业协同,重建技术教育、升级基础设施、培育供应链生态。特朗普的七个月计划,不过是选举周期内的政治秀场,既缺乏对工业规律的认知,也缺乏实现路径的诚意。
造船7个月都不一定能搞定,更不要说7个月要重振造船业了,如果7个月就能够让造船业在美国重振,特朗普的重振美国制造业,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梦想早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