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钱就别想走?”——2024年了,怎么还有这种“拦路抢劫”的事儿?
4月20号,一位网友在广西柳州的三江南站,那是狠狠地体验了一把什么叫“人在囧途”。
她计划打个网约车,去那风光秀丽的程阳八寨景区溜达一圈,结果呢?
一辆接一辆的车,司机师傅们那是一个比一个“热情”,上来就问:“加钱不?不加钱你可走不了!”
这事儿搁谁身上,谁不窝火?
你说平台明码标价的,咋到了这儿就变了味儿?
这到底是个例,还是这儿的“潜规则”?
“潜规则”这词儿你品你细品,细思极恐啊!
这事儿一爆出来,网友们立马炸开了锅。
有人说,这事儿啊,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三江南站那就是个“加价重灾区”。
但也有人说了,司机也不容易,平台给的价钱太低,不加价那是真要喝西北风了。
说起加价这事儿,那可真不是柳州独一份儿。
你瞅瞅,2023年12月,隔壁桂林火车站,一样是网约车加价,去阳朔的,加个50%那都是“友情价”。
这说明啥?
这网约车加价,它不是个例,它是个“普遍现象”!
平台呢?
滴滴出行,今年1月份还信誓旦旦地说要严厉打击加价行为,结果呢?
柳州这事儿啪啪打脸啊!
打开滴滴或者哈啰,三江南站到程阳八寨,显示的价格也就四五十块,出租车打表估摸着九十多。
可实际呢?
司机敢要你三倍的价钱!
平台这是监管不力,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咱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司机。
他们也是为了生活奔波。
有网友就说了,平台给的钱太少,几十公里才给几十块,去程阳八寨那种地方,回头车都难找,司机不加价,那真是“接了就亏本”。
专家也说了,这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太高,司机到手的钱少得可怜,不加价,那真是揭不开锅了。
现在有的平台抽成,都奔着30%去了,刨去油费、车损,司机还能剩下几个钱?
而且,有些平台为了鼓励司机多接单,还搞什么“冲单奖励”。
你琢磨琢磨,这“冲单奖励”是不是变相鼓励司机在高峰期或者热门地点加价?
多跑几单,多赚点钱,谁不想啊?
这三江南站到程阳八寨,公共交通那真是不太方便。
坐公交,得一个多小时不说,还得换乘,拖家带口,谁愿意折腾啊?
这也就给了网约车司机加价的底气——“反正你们也没别的选择!”
这事儿,地方监管也头疼。
三江侗族自治县交通运输局说了,接到投诉就查,查到了就罚,但是罚款力度太小,50到200块,说白了,就是挠痒痒,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
而且,平台还不配合,不提供车辆信息,导致查处更难。
就拿滴滴来说,它在当地的平台公司注册在柳州市区,县里根本管不着,这不就成了“三不管”地带了?
说白了,这网约车加价,它就是一个利益博弈。
平台想多赚钱,压榨司机;司机想多赚钱,宰乘客;监管部门想管,但又力不从心。
倒霉的还是咱们这些游客。
平台,它要想着怎么合理定价,降低抽成,让司机也能赚到钱。
监管部门,它要硬气起来,加大监管力度,别让那些黑心司机钻了空子。
司机呢,也要有点职业道德,不能逮着机会就宰客。
政府,它也要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别让游客只能依赖网约车。
这事儿要解决,得各方都动起来,不能让“不加钱就别想走”这种事,再发生了。
不然,谁还敢来柳州旅游?
谁还敢信网约车?
这柳州三江南站的乱象,啥时候能消停?这恐怕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