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明朝古塔琉璃瓦惊现巴西矿物,郑和下西洋真到南美了吗?

史间行客聊话 2025-04-11 11:40:03

【一、一块釉料掀起的六百年谜案】

2023年春季的时候,南京那间考古用的实验室里头,有台专门测成分的X射线荧光能谱仪,突然间就响起了刺耳的报警声。

技术人员把从大报恩寺遗址挖出来的明代琉璃瓦碎片放进检测机器里,一看屏幕上的成分数据,所有人都愣住了——

在釉料检测里,居然发现了来自南美洲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钴矿石的独特成分。

这座被人们叫做“奇迹”的彩色琉璃塔,是明成祖朱棣下令建造的,时间是1412年,负责监造的人是三宝太监郑和。

塔身上装点着十万块琉璃部件,每一件都彰显着大明王朝的高超工艺水平。

可谁又能猜到,那些泛着漂亮孔雀蓝光的瓦片,背后竟然隐藏着跨越全球的矿石交易秘密呢?

在挖掘出的1万6千件琉璃部件里,有差不多5%的部件,也就是800件左右,里面检测到了来自南美的矿物质。

【二、解码釉料中的地理基因】

在南京博物馆的研究室,专家们查了全世界的钴矿资料库,结果他们发现这批琉璃釉里面的微量元素成分,跟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那种18世纪才开始大量挖的钴矿特别像。

让人惊讶的是,在釉层里面找到的钛和钒的比例,跟咱们中国和东南亚的矿藏比例大不一样,但竟然跟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边山脚下的矿藏特征一模一样。

这个新发现一下子解决了多年来一直让学术界头疼的难题。

明代时候的书里头提到的一种颜料,大家以前都觉得那是从波斯那边来的。不过,最近有新发现,说这些颜料里头,有的可不是走那么近的路。它们是从南美洲的西海岸开始,漂洋过海,横跨了整个太平洋,最后才到了咱们大明帝国的官窑里。

这条隐蔽的航道,很可能是郑和船队在1430到1433年间,也就是他们第七次远航时发现的全新路线。

【三、宝船队的跨洋铁证链】

在南京宝船厂那片老遗址里挖出来的航海工具碎片里,专家们找到了更确凿的线索。

在2024年新发掘的“龙骨”表面,长有不少智利铜矿特有的硫化物晶体;而从船舱里的淤泥里找到的植物孢子粉末,里头竟然有源自南美洲的玉米和木薯的花粉。

这些实物证据跟《郑和航海图》里那个神秘的东西对上号了,让人感觉船队好像是靠着赤道那边的逆流,找到了一条往东走的新航线。

特别有意思的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里藏着一本明代的手抄本《星槎胜览》,里面竟然提到了某个地方,说它产银很多——这事儿比西班牙人发现秘鲁的波托西银矿还要早上一百年呢。

当那些零散的线索像拼图一样,被琉璃釉里头的巴西钴矿石给串起来后,一个宏大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画面一下子就清晰了。

【四、被遗忘的海洋文明对话】

在墨西哥的那个国家人类学博物馆里,负责展览的人领着大家看玛雅壁画,他指着上面的凸起图案说道:“大家瞧这个啊。”

南京琉璃瓦的检测报告一出炉,学者们又回头仔细瞧了瞧那些图片——船脑袋上的龙形装饰、硬邦邦的船帆设计,简直跟泉州宋朝时候的老船一模一样。

郑和的船队可不仅仅是去做矿物买卖的。你看看智利那个复活节岛,岛上有好多石像,考古学家在那些石像旁边找到了一把石斧,上面还刻着像篆书一样的字呢。再到秘鲁那边,印加帝国留下的纺织品上,竟然有明朝时候那种典型的缠枝莲图案。

这些历史痕迹显示,咱们中国的航海家和美洲的土著居民,过去有过不只是物品交换那么简单,而是更深层次的文明上的交流。

当欧洲各国还在地中海边上为了贸易地盘争得不可开交时,郑和的船队已经厉害到横跨了三个大洋,开拓出了广阔的航线。

南京那座琉璃塔,它用的是从巴西弄来的钴蓝料;景德镇的官窑里,则采用了秘鲁的银矿来做釉料;还有北京故宫里的那些金砖,里面竟然掺了智利的铜粉。这些玩意儿,竟然比哥伦布出海探险还要早上大半个世纪呢。

这条航线的开通,让旧大陆的技术面貌焕然一新。

明朝时候的手艺人,把从南美弄来的高质量钴矿石和咱们国家的老手艺混在一块儿,搞出了独一无二的宝贝。另外啊,那个叫波托西的白银,也是通过横跨太平洋的商路,大量流进了大明。这些银子,给当时的“改革”添了不少动力,起了大作用。

这一切的起点,得从郑和率领的那支庞大队伍说起,他们有着62艘装满珍宝的大船,还有2万7千多名勇敢的船员,简直就像一支没法被打败的海上大军。

【六、超越时空的航海遗产】

站在南京眼香庙那琉璃窑的老地方,眼前是刚挖出来的龙纹琉璃碎片,那釉底里的巴西钴蓝,就跟刚放进去时一样亮堂堂的,耀眼得很。

六百年来世事变迁,郑和的船队可不仅仅留下了些物件宝贝。他们那时搞出的“测绘招数”,竟然给后来的墨卡托投影提供了灵感;船上负责医病的官员记下的奎宁树皮怎么用,给人类治疟疾这事儿开了个好头;还有那条横穿太平洋的航线,到了21世纪,又在“一带一路”里重新火了起来。

万吨巨轮拉响长笛,缓缓驶入辽阔的大海,船边溅起的波浪,就像是古代宝船队帆影在轻轻摇曳。

从明朝十四、五世纪那会儿的矿石买卖,一直到现在的跨国界联手做事,咱们中国人对大海的追寻和探索可一直没断过。为啥呢?说起来,这都是因为咱们民族骨子里头,深深烙印着郑和航海那会儿的精神:靠着大海发展,勇于走在所有人前头。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