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高空遇险,你知道乘坐飞机的时候哪个阶段才是你最应该紧张的时刻吗?请系好安全带,做好体验颠簸的准备吧,人们通常认为起飞和着陆是航程中最危险的阶段,事实是这样吗?
飞机的飞行旅程大概可以分为八个阶段,今天我们着重看其中的五个阶段,分别是起飞、初始爬升、巡航、最后进近和着陆。
据统计,起飞阶段和初始爬升占整个航程的2%,发生事故率却占到14%,在巡航阶段的飞行任务占整个航程的57%,但事故发生率仅占11%,飞机最后进近和着陆过程占总航程的4%,但事故发生率却高达49%,这使得航程尾声降落着陆阶段普遍成为最危险的阶段。
那么,在这个阶段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它变得如此危险?事实上,在飞行界历来有起降黑色11分钟的说法。黑色11分钟其实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意思是一次完整的飞行有两个危险的阶段,一个是起飞爬升五分钟,另一个是进着陆六分钟,二者加起来正好是11分钟。之所以这11分钟变得如此危险,主要是因为这两个阶段的飞机处于低速低空飞行状态,发生危险时飞行员几乎来不及做出反应。
而当飞机在几千米的高空飞行时,当飞机引擎出现故障,飞行员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修正航道,即使引擎停止运作,飞机在短时间内也不会直接从空中坠落,而是转为滑翔状态,普通的客机每下降一千米,还会持续向前飞行十六千米,期间会有大约八分钟的时间留给飞行员进行抉择,且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迫降。
相比之下,当飞机在高空中出现故障,能够有效解决的概率会更高,但要是在地面出现引擎故障,或是起落架被卡住,飞行员基本上没有任何时间反应,是继续起飞还是艰难着陆,想要完美解决突发情况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特别是在起飞过程中,作为开弓没有回头箭,很多隐患在飞机地面停放阶段和滑行阶段是无法预见的。
当飞机加足马力达到起飞速度时,飞机以每小时几千米的速度向前行进,面对瞬息万变的情况,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哪怕是失火,都必须继续起飞,因为剩余的跑道已不够让飞机安全停下,即使要中断起飞,需要做出全盘考虑后才能做出决定。
因为按照飞机高速运动状态下的惯性作用,它很容易直接冲出跑道,一旦冲出跑道反而更危险,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当然,有些机场会在跑道的末端安装有跑道阻拦装置,其实就是平铺于跑到简单的装置。坐飞机的重力作用将飞机起落架卡住,从而阻止飞行,继续向前逼停飞机,但如果稍有操作上的失误,极有可能直接滑出跑道。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飞机降落比飞起更具有危险性呢?飞机在降落之前,其速度已经减慢,此时会受到地面风速、机场地面情况以及其他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因此,飞机降落前需要与地面塔台进行提前联系,同时也会提醒机组人员进行降落准备。
看似一切都平安无事,但往往事故就出现在着陆前的那一秒,起落架故障、飞机速度、跑道情况,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如果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就已经出现故障,需要进行紧急迫降或是其他情况,此时的降落过程更是异常的危险,稍有失误很可能会机毁人亡。
除此之外,还存在一个客观因素是飞机起飞和降落阶段都是在对流层中进行的,对流层,顾名思义,其空气运动形式是上下相互流动的,往往天气情况复杂多变,这也对飞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受气流的影响,起飞和降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剧烈的颠簸,也最容易出现事故。
当然,你也不用太过担心,毕竟发生事故的情况只占全球飞行任务的极少数,相当于其他交通工具,飞机出现事故的概率最低,它仍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出行方式,即使发生事故,也有95.7%的幸存几率,而且你要相信飞行员的职业素养,他们有能力处理突发意外情况的能力,毕竟飞机上搭载着上百条生命,飞行员是不可能疏忽的。
给飞机身安装降落伞,当飞机发动机停车时候,可以打开降落伞,
飞机事故率低是因为正常人买不起[笑着哭]等飞机像汽车一样普及就知道安全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