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杀,官兵抄家时无不落泪,刽子手自刎谢罪

趣史汇 2021-03-06 22:04:00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皇帝的忠告。

就比如上面对国家领导人的忠告一般,我国历史上有非常多这样的案例,因为国家领导人听信了奸臣的谗言而使忠臣良将受到了迫害,好像历朝历代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些忠臣良将的屈死都离不开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帝王是昏庸之辈而且听信奸佞,最终导致好人不得善终,政权也慢慢没落,这些案列都验证了诸葛亮的那句话,所以说诸葛亮才会如此被军事家封神。

而这些枉死的忠臣良将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于谦了,不仅是因为他的时代距离我们比较近还因为他有一段更为传奇的经历,那就是于谦在作为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杀,官兵抄家时无不落泪,刽子手自刎谢罪。

虽然历代每一位忠臣在被迫害致死时都会有无数的人为其泪目,但是能让抄家官兵落泪,让侩子手以死谢罪的人物能有几个?可是作为在历史名气不是最高的于谦,究竟是有什么魅力才会如此呢?

于谦:明朝第一忠臣一、悲剧的性格

或许每一个悲剧人物的人生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拥有着固执己见的正义使命感。于谦自然也是如此,他的为官之道就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一切出发点都是人民的利益。

而且他也是一个油盐不进的人,同朝为官的人劝他收敛锋芒先以自己的利益为重的时候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并表示我甘愿为了百姓的幸福生活将你们得罪个干净也不愿意与一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

所以于谦在百姓的心目中是非常受爱戴的官员,在他管辖的地区民风淳朴和谐美好,人民都安居乐业,就连偷盗都很少发生。

但是在唯利是图的那些奸佞小人自然就会将于谦视为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因为于谦一直是他们扩张势力的阻碍,也是他们仕途中最大的威胁,所以兴尽办法让于谦消失在朝廷之上就成了他们的不谋而同的目标。

同朝为官既然有于谦这样的一心为民的好官就会有阴险奸诈的另一帮人,那就是内阁大臣宦官王振。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有过非常多的宦官当道的朝代,而每一个这样的人都不得善终,国家也会被宦官搞得乌烟瘴气,所以明朝的这个宦官也是如此。

内阁大臣宦官王振

身为皇帝身边人的王振虽然没有多大的权力,但是他近水楼台,因为他在皇帝身边的时间最长,日夜都要贴身服侍着皇上所以说话的机会也就更多,皇上听从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因此满朝文武官员不管是官至几品都对王振笑脸相迎,就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得罪了王振就失去了加官进爵的捷径,一时之间王振在朝廷中那是呼风唤雨。

不管大家在私下是如何判断王振的,至少在表面上各路官员对他还是十分尊重并且全力支持的,可是于谦偏偏就是一股清流,从不屑与王振为伍,颇有一股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而王振太过膨胀有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感觉,再加上于谦又十分受人民爱戴于是王振就利用各种计策诬陷迫害于谦,于是王振就展开了自己对于谦的弹劾之路。

由于他是内阁大臣身份特殊不能亲自到朝堂之上上书皇上,于是他就利用他的身份优势只是当时的通政使李锡来上奏于谦的罪名。

剧照

当时的皇帝又十分昏庸无能,于是就十分轻易的相信了王振和李锡的奸计,判处了于谦死刑,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全城的黎民百姓都十分气愤并且自发的进行了联名上书,请求皇上彻查真相还于谦一个清白。

于是王振等人迫于百姓的压力只好胡乱找了一个抓错人的借口把于谦释放了以平民愤。但是王振等人又岂能甘心于此,不久之后王振等人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在明代宗弥留之际王振便鼓动明英宗夺位,又怂恿明英宗杀掉于谦。

还说如果不杀掉于谦那么夺回王位就属于师出无名属于篡位,于是明英宗相信了王振的话,毕竟在王位的诱惑之下牺牲一条人命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于是这一次于谦再也难逃一死。

明英宗二、生前身后名

于谦被奸臣陷害而送命之后举国上下都十分痛心,但是对此也无可奈何,王振依旧横行朝堂之上,可是当时处决于谦的那位侩子手却不像王振一般潇洒。

自从他亲手斩下于谦首级之后终日活在惶恐不安与自责之中,他的心里非常清楚于谦是一位多么公正廉洁的人,也知道于谦才是一个真正为黎明百姓着想的人,而自己之所以这样做也是被逼无奈。

可是于谦终究还是死在自己手上的,于是这个侩子手选择了以死谢罪,希望能用自己的死来赎清自己犯下的罪孽,可是这个孽果不是侩子手自己种下的,要怪也只能怪王振为人太过阴险狡诈。

于谦不但生命被处决了,身家也同样要接受处决,抄家的官兵带着车马前来抄家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堂堂的朝廷官员家里竟然如此的一贫如洗,别说是装满带来的车马了,于谦的家里就连一件像样的物品都搜不出来,士兵们看着家徒四壁的于谦府邸不禁潸然泪下。

剧照

他们也是知道于谦为人的人民群众,只是怎么也没想到于谦为人会清廉到这种程度,这么一心为民谋福的好官就这样被奸臣谋害落得了现在一副田地谁能忍心不落泪呢。

于谦毕竟是死了,王振毕竟是活着,而且活得好好的,可是世事轮回终有报,王振最终的结局也是不得善终,被英宗的护卫将军樊忠当场打死,其死党同僚也全都被处以极刑,至此又一宦官祸国最终不得好死的事件告一段落。

于谦的冤死不论是当时的百姓还是现在的我们都感到十分痛心,但是这也是既定的事实无力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为这个英雄的人物虔诚祈祷,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够活得幸福!

15 阅读:18763
评论列表
  • 2021-03-07 18:59

    你这小编简直无知到极点,于谦被杀王振都不知道死多少年了,这样的水平也好意思发文章。

    孫俠 回复:
    言之有理
    灿曜幻辰星 回复:
    言之有理
  • 2021-03-13 11:16

    朱祁钰:你戍卫京师、击退瓦剌,护国有功。国不可一日无君,卿拥立我为帝,实为国家计,功不可没。朱祁镇:朕从土木堡被也先‘’请‘’去喝马奶酒时,你何在?朕当太上皇时,你又何在?北镇抚司都指挥使何在,拿下于谦,满门抄斩!

  • 2021-03-07 18:33

    哥们,回去在读读历史吧![得瑟]

  • 2021-03-07 18:28

    明朝皇帝都是昏庸无能,闭关锁国

    恒星 回复:
    回炉重造一年,把历史学号再说
    醒DE太早 回复:
    明朝只有朱祁镇是昏君吧!其他的帝王之术都玩的很6,个别爱好被放大了而已
  • 2021-03-13 23:22

    我还以为是被郭德纲陷害的[横脸笑]

  • 2021-03-14 17:28

    你的历史跟体育老师学的吗?从哪儿跳到哪儿了?

  • 明朝吊死在歪脖子树上就是杀错了治国人才。

  • 2021-03-07 12:45

    还以为说的是袁崇焕呢

    单行道ミ 回复:
    袁崇焕?呵呵没他满清皇太极不见得能那么快过了山海关
    时光请你善待她和我 回复: 单行道ミ
    养寇自重,擅自斩杀毛文龙,让清军没有了后顾之忧。
  • 2021-03-07 22:15

    瞎编乱造

  • 2021-03-12 20:39

    王振不是早被锤死了吗

    滨州小哥 回复:
    你捶的?[呲牙笑][呲牙笑]
  • 2021-03-14 13:35

    你的历史知识都是看电视剧学的吧,如果认识字的话就去买本书看看

  • 2021-03-14 17:54

    该死的是皇帝

  • 2021-03-07 11:43

    死的值的一位……起码几百年后有人记得他……

  • 2021-03-08 21:20

    瞎编

  • 2021-03-13 08:53

    做梦娶媳妇儿可能是于谦最大的福报,人格征服一切

  • 2021-03-13 22:13

    明朝昏君,残暴的皇帝多,这是不可否认的

  • 2021-03-13 08:26

    被押在菜市口扒了个一丝不挂,斩了七天[笑着哭][笑着哭]

  • 2021-03-14 18:44

    先不争论土木堡之战真实历史下是怎么打输的。经此一役后勋贵几乎尽没,文官从此开始把持朝政,于谦占据兵部尚书之位,开始夺取兵权,以至于后来禁军都被文官把控。武宗想要夺权,结果落水不治身亡。戚继光一代英雄,有着张居正庇护,还要不断向文官行贿喂饱他们。毫不遮掩地克扣军饷、吃空饷,所谓“几十万大军”上战场一触即溃,义军兵临城下崇祯连部队都拉不出来,只能乖乖去煤山上吊。于谦更忠于他的利益团体,被吹的神乎其神也是因为儒家大多是既得利益者。他对大明有功吗?有。死的怨吗?一点都不冤。

    生生 回复:
    你字多,所以你说的对
  • 2021-03-16 07:18

    满口胡言,王振在土木堡之变中就死

  • 2021-03-16 13:14

    王振在土木堡的时候就死了呀,英宗复辟的时候,王振估计只剩骨头渣子了吧[汗]

  • 2021-03-09 11:50

    身虽损,名可垂于竹帛也

    平凡人生 回复:
    能活到现在
    高桑 回复:
    可古代文人就是已名垂青史为终极目标的,哪怕丢了自己的小命
  • 2021-03-12 07:32

    没有于谦北京早被攻陷了

  • 2021-03-13 20:38

    但凡是有经历不幸生活的人都不能重用,因为这样的人内心都会有怨气都很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