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也不怕,他来也要买”,孩子成为家庭控制者,有害无益‍

大手牵萌娃啊 2024-04-10 00:33:25

“不,不,我就要你必须给我买!”一个男孩一边往后拖着奶奶挎在手上的书包,一边哭喊着。

见达不到目的,奶奶还要往前走,男孩便松了手三步两步地跨到奶奶面前,对着奶奶的腿上就是两脚。

老人脸上的表情又惊又气,“你要这样,以后就让你爸来接你。”

“他来我也不怕,他来也要给我买。”男孩瞪着奶奶吼道。

老人气得不轻,半天接不上话来。

一会儿无奈地妥协道,“行,你是祖宗,我们都怕你。”

老人受了委屈,又气又怨,可面对这半大的小伙儿的“攻击”,老人也不敢与孩子做体力上的对抗。

拗不过男孩的老人,摇摇头,在南海“要挟”的眼神中,往回走。

接孩子放学,路上看到这一幕,只觉得这孩子的脾气也太“爆”了,听老人的话,应该在家里也是“称王称霸”的,对父母的管教也没什么顾忌的。

我们时不时可以看到孩子和父母动手的新闻,为什么这些孩子会变成这样呢?

有时过于满足或过度重视孩子的意见,反而让孩子漠视了父母和家人的爱。

01现在的孩子拥有了太多的权力。‍

我们小时候通常都是在强调父母权威的家庭中长大的,有时父母独断专行的教养风格下,让我们有委屈,大多也不敢反叛得太厉害。

这也为我们成人之后留下了不少童年的伤痕,所以在选面对我们下一代的教养是,我们开始意识到尊重孩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事情发生之前我们就可能在头脑里设想会发生的状况,估计到这种状况之下孩子可能产生的情绪。

也会在事情进行的当下,充分地去考虑孩子的需求,把他们想要的和要求地放在第一位。

我们只想着如何与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不断地把权力交到孩子手中,却不设定界限,让孩子变得与我们平起平坐甚至成为了家庭关系的控制者。

02让孩子成为家庭控制者,对孩子有害无益‍

让孩子拥有部分权力,这本是一件好事,能让孩子拥有独立性和自我掌控感。

但当孩子不仅参与到家庭事务中,而且开始左右家庭事务的决策,指挥家人时,他们的权力就过多了。

成为控制者的孩子,会不断地向父母发出命令,要求甚至胁迫他们满足自己额外的需求,也肆意地开出条件,享受着父母的“贿赂”,才愿意去展开行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另外,孩子并不能成熟地去预估风险,也缺乏一些必须的生活经验,如果控制权在他们手中,可能做一些冒险行为,却自以为是地屏蔽了来自父母的指引。

03‍

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教育者,不管孩子是否有老人辅助养育,教育这根“绳”始终要抓在父母的手里,让孩子至少要顾及到父母的权威。

父母在平时相处的过程中,就不能在孩子发脾气的过程中做妥协,一次妥协,就是在为孩子第二次的控制权之争,提出“可行方案”。

可给孩子选择,却不能给孩子掌控的权利。比如说当孩子哭闹着要边看电视边吃饭时,我们可以给孩子两个有限的选择,“你是选择看完以后错过吃饭时间,还是吃完饭以后畅快的看一集”。

让孩子知道,他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来获得一些权限,这些权限是父母所授予的,而不是通过威胁父母,在父母的屈从下夺得的。

孩子是家庭的一员没错,他在这个家庭拥有一些权力和责任,但这些需要和孩子自己的能力相匹配。

也就是说,不管是权利还是责任,都不能超过他们的把控能力,否则当他们感到无法控制自己时或无法掌控局面时,心里却没有父母强有力的形象,我只会把父母当作救命稻草,不会把父母当作支持和依靠,这种情况下孩子本也是恐惧和无助的。

长此以往孩子同样也发展不出独立的人,和在未来作为一个社会人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结语:‍

只是爱孩子,却让孩子陷入糟糕的境地,这样的爱是滚烫的,却也是廉价的。

温度适宜的爱,不会让孩子成为“统治者”,而是向孩子提供规则里面的自由,这才能让孩子在安心的支持中,享受生活,感受爱。

0 阅读:0

大手牵萌娃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