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在选择就业时,会首先将视线聚焦在研究生和公务员上。
毕竟这两个选项,第一种,是在学历上具有一定优势,未来可以有更大的上升空间,第二种,是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就业环境良好。
任何一项成功,都可以令大学生内心更骄傲,尤其是父母,骄傲的情绪,更是溢于言表。
尤其是公务员,号称“万里挑一”的考试,能从众多考研的学生中顺利入选,被录用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很多人感慨:公务员能成功上岸,除去父母和家人的大力支持外,更是无数个挑灯夜读的成果。
众所周知,在公务员录用的过程中,政审和公示看似是非常小的环节,但是,往往会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前一段时间,一名大学生在网络上吐槽,一时之间引发很多人的关注,这名大学生进入到了公示环节。
在父母心中认为:进入到公示环节已经万事大吉,彻底被录用了,父母在亲戚朋友之间大肆宣传,亲朋好友更是不断恭贺。
面对这种情况,确定这名大学生厌烦不已,没有正式被录用,还是存在很大变数的,而父母的这一行为看似是在炫耀,实则也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看到这一波操作后,很多网友感慨:这对父母简直是“坑娃”界的楷模,万一在录取过程中出现问题,很可能会出现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情况。
想必任何人看到这样的场面时,都会为这名大学生揪心不已。
对每个学生而言,在备考公务员是为了能增加成功上岸的几率,获得更大的胜算,在备考之前,一定要从以下这些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在公务员考试的道路上,更应该重视这些问题】
1、以分数最大化为原则
在公务员的考录上,是择优录取的,笔试成绩越高,意味着被录取的概率越高。
如果笔试成绩不过关,不管个人多优秀,都没有办法进入到后续的环节中。
因此,在公务员的备考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分数,才是最关键的。
但是,参加过公务员考试的学生都知道,公务员的题量相对比较大,甚至连试卷都可能得看不完。
正是因为如此,在考试中更应该管理好时间,避免在不会或不确定的题目上浪费过多的时间,从而能实现分数的最大化。
2、将复习融入到生活
众所周知,公务员的考试分为行测和申论的。
相比于申论的公务员写作而言,行测的题目,设置的是五花八门,触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因此,在公务员的考试复习中,一定要将复习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集中复习时的压力,从而能将个人的能力不断拓展,不仅能在公务员考试中成功脱颖而出,在面对未来的人生中核心竞争力也会不断增加。
3、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很多大学生将考公务员,当成了终极的追求和目标,并没有和未来的职业规划发展相挂钩。
相比于其他岗位而言,虽然公务员是非常稳定的,但是,薪酬体系并没有太强的竞争力。
很多大学生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入到公务员的队列,却因为不满薪水,与未来的职业规划不相符,出现后悔的情况。
这种情况一旦出现,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备考时间,甚至也会错过最佳的上升期。
因此,对每个大学生而言,做出考取公务员的决定前,一定要充分与个人的职业规划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
4、要重视政审环节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务员的政审,也变得越来越严格,政审的环节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很多笔试成绩优秀的学生,无缘进入到公务员的队列。
正是因为如此,想要考公务员的大学生,一定要先自查,避免在公务员备考时花费了大量时间,才发现自身条件不过关的情况。
【作者寄语】
达尔文曾表示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公务员固然充满着强大的光环,对大学生而言也是不错的就业方向。
但是,在万里挑一的公务员考试中,稍有不慎,都可能功亏一篑,错过最佳的就业时期。
为了能增加大学生在公务员考试中的胜算,提高就业时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是政审,还是在笔试环节都应该重视上述问题,只有上述问题被重视,公务员成功上岸的概率才能被提升。
今日话题分享:你认为:在备考公务员的道路上,更应该重视哪些环节和问题?欢迎在下方分享你的看法和经验。
教育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