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那会儿,“大邱庄”这名字火得一塌糊涂,大家都知道,都议论。为啥它能这么出名?全靠一个人,禹作敏。
但他帮忙让地方摆脱了贫困,却没有因此得到国家的表扬,反而在1999年6月,在监狱里自己结束了生命。为啥他好心帮地方脱贫,最后却进了牢房?他到底干了些啥?
【那一年的好官】
1930年那会儿,毛主席提出了“一点小火苗,也能烧遍大地”的说法,这话一下子就在全国传开了。好多共产党员听了这话,心里头那个激动啊,都攥紧拳头,大声喊着加油。
这一年,禹作敏带着爸妈满满的期盼来到了人间。他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已经好几辈人都种田了,他在家里排行老三。
禹作敏出生和长大的那会儿,红色思想对他影响很深。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他越来越想为国家、为人民干点实事,这种念头越来越强烈。
刚好,上面安排他到大邱庄去当村支书。他就这么满怀激情地奔那儿去了,结果一到那儿,整个人都愣住了。
那时候的大邱庄,在华北地区可是出了名的穷地方。它靠着海,但地理位置挺尴尬,因为那儿的土地根本不适合种庄稼。
住在这里的人们,经常是吃了这一餐就不知道下一餐在哪,他们对生活的那股子热乎劲,也早被这无情的现实给磨没了。
禹作敏瞅着眼前这片荒凉的地,心里确实有点儿犯嘀咕,不过他心里的那股子信念还是挺坚定的。
不管环境多恶劣,他始终觉得,这些都是党和人民给他的磨炼。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这儿的老百姓重新找回生活的盼头,过上幸福的日子。
一到大邱庄,禹作敏就忙个不停。他立马开始在大邱庄和周边转悠,查看情况,不管啥天气,他都一步一步踏实地走在这片地上,仔细考察。
他察觉到,这块地的状况确实和当地人讲的一样,种庄稼不太行,因此要想得到好收成,真的是挺不容易的。
路走不通了,咱就换条道走走。瞧瞧大伙儿那又黯淡下去的眼神,还有那瘦弱的身子骨,禹作敏一拍脑袋,乐呵呵地冲大家伙儿喊道:“搞农业不成,咱可以试试搞工业嘛!”
村民们瞧着那个高兴得又蹦又跳的年轻人,心里头大多都犯嘀咕,不舍得把自个儿辛苦挣来的钱,扔进这个瞅着不太稳当的项目里。
这儿的地不适合种庄稼,不过好歹也能凑合着填饱肚子。
要是跟他一起搞工业这行,那像设施、工厂这些一开始得花多少钱呢?咱得生产啥样的产品啊?最后又能赚回来多少呢?
村民们心里都有不少顾虑,他们听着那个年轻的村支书在那滔滔不绝、热情洋溢地劝说着,可谁也没吭声,只是默默地转过身,走了。
很多人直接拒绝了,这让禹作敏挺意外的。他觉得,事情已经差到没法再差了,试试发展工业也没啥不行的。
他也料到会有人不同意,可万万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反对。
经过一阵子的失落,他又打起了精神,直接走到每家每户去说服大家。他自信满满地对住在这里的每个人说,让大家相信他,他有本事领着大伙儿一起摆脱贫困,过上富裕日子。
经过他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说服,居民们的想法逐渐转变,开始选择信任他。他给大伙儿算了一笔账,说要是现在肯拿出十万来建个轧钢厂,保证不用两年时间,大家就能拿到翻倍的回报。
到了这个地步,村民们四处借钱,把能拿的都拿了出来,好不容易凑够了十万元。用这十万元,他们在村里建起了十二个小轧钢作坊,为大邱庄的发财路打下了牢靠的根基。
刚开始建厂那会儿,设备大都是别人用过的,厂子的面积也不大。不过,多亏了那时候的好政策,大邱庄的整体收入还是往上涨了不少。
禹作敏的决策最终被证实是对的。1981年起,大邱庄的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到了1983年,那里已经有了冷轧带钢厂、印刷厂、电器厂等多个工厂,而且工厂的数量还在成倍增加。
到1992年结束那会儿,大邱庄已经有了200多家工业公司,这些公司里总共有12342名员工在干活,工业方面总共赚了402761万元。
他不仅帮这里的村民们找到了稳定活儿干,让当地的就业率涨了不少,而且还带着大伙儿一步步走上了发家致富的路子。
这事儿让当地人更加信任禹作敏了。他当年许下的诺言,不光做到了,还超出了大家的期望,给每个人都传授了能养家糊口的手艺和技术。
打那以后,禹作敏在当地一句话,说要往东走,就没人敢提议往西去。
大邱庄取得的辉煌成就,上级领导们全都看在眼里,对那位年轻的村支书赞不绝口,甚至吸引了记者的到访。面对镜头,他十分淡定地说:“我其实就是个种地的。”
由于他干出了很多出色的成绩,所以连着好几年都收到了大堆的好评。不过,在大家纷纷夸奖和钦佩的目光中,禹作敏的心态慢慢起了点变化。
【黑暗的另一面】
夸他的人越来越多,禹作敏手里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他名下的工厂和资产不断增多。慢慢地,他开始飘飘然了。
他变得不再那么真心实意地谦虚了,以前那个全心全意要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儿的他,逐渐被名声给盖过了。他那越来越大的贪心,就像个无底洞,把他整个人都吸了进去,最后他走上了违法的路。
他认为,自己为这事儿出了大力气,在这儿简直就是享受着“老大”的待遇。下面的人都对他唯命是从,这让他变得越来越傲慢。
大家心里都清楚,在大邱庄,法律那玩意儿基本靠边站,提起来就是禹作敏这个名字响当当。在那儿,好多人都管禹作敏叫“老大”,他二儿子禹绍政呢,就被叫做“小老大”。
1992年的时候,华大集团的老总不幸去世了。为了把华大集团的财产弄到手,这人一边忙着办葬礼,一边悄悄让手下的公司去吞并华大集团。他还对华大集团的员工进行了调查。
他把华大集团里几个重要人物,还有他二儿子禹绍政以及手下的人,一起带到了公司一个临时弄出来的地方,就像是审问犯人那样。他们动手打了这些人,又是拳打又是脚踢。大冷天的,他们还把受害者的衣服给扒了,硬逼着他们说自己有啥不对的地方。
动起手来轻的时候就用拳头和脚踢,狠起来就直接上电棍、皮鞭这些狠招。审完问之后,他们还不放过,硬是把受害者关起来,有的人甚至被非法扣押了42天之久。
那些受害的人肯定不会乖乖听话,想要反抗,可毕竟人少力薄,禹作敏根本不用亲自动弹,只是随便招招手,他那些手下就像恶狼一样扑了上去,把受害者打得连连惨叫,直求饶命。
最后,在这样残酷的折磨下,受害者们只能无奈地承认自己被扣的“罪名”。不光是那些高层人物受到了严酷的审讯,就连公司里的普通职员也没能幸免。
他会给那些在“拷问”普通员工上立大功的人发大笔奖金。要是手下的人表现得特别“给力”、出色,他还会额外给那个人发奖金。
就在那种狠狠的逼迫下,他们不小心把一个员工给打死了。那个员工叫危福合,才26岁。当时他被叫去“问话”,压根儿没想到会发生什么,只是傻乎乎地跟着去了。
进了那个“问话的地方”,他们开门见山就问危福合承不承认错误。危福合一头雾水,压根不知道自己哪儿做错了。可那些人根本不听解释,直接就对危福合动手了。
危福合被人撂倒在地,疼得直哼哼。那些人一边动手,一边逼问他认不认错。可危福合心里直犯嘀咕,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儿做错了,于是他咬紧牙关,一个劲儿地说不认。
他们一听,心里头那股火立马就上来了,都想方设法地要使出浑身解数,目的就是要让危福合低头认错。那一天,打危福合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走廊里不停地传来阵阵惨叫声,听得人心里直发毛,吓得要命。
这次“问话”拖拖拉拉搞了7个小时。天黑了,危福合的哼哼声越来越小。这时候,打他的人感觉不对劲,伸手摸了摸危福合的鼻子,这才发现他已经出气多进气少,眼看就要撑不住了。
他们火急火燎地把危福合送到医院去急救。可遗憾的是,危福合最终还是没能救回来,这个26岁的年轻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事后经过法医仔细检查,发现死者全身上下竟然有380多处伤痕。危福合就这么没了,但这并不是在大邱庄第一次出现人命案,也绝对不是最后一次。
当负责“盘问”的家伙把这事跟禹作敏说了后,他挺镇定,直接打了110,跟警察讲这儿有一帮人稀里糊涂地把一个人给打死了。
另外,他吩咐手下人把真实情况给颠倒了,说他们没动手打那个死者,而是有一帮人突然间闯进来,把人给打死了,这事跟他们完全没关系。
不过,警察在例行检查现场时,察觉到实际情况跟他们讲的大不一样,于是打算深入调查此事。他们派了好几位刑事侦查技术的警察,反复到现场进行查看。
这时候,那些挑起事端的人开始紧张起来,禹作敏对这事儿也是气得不轻。他火冒三丈,质问他们:“你们到底来这儿干嘛?”“不就一个人没了嘛?”
他安排人手把来调查事情的警察围在了案发地点旁边,说白了就是“非法拘禁”了他们。后来还是天津市长知道了这事儿,才让那帮被困了13个小时的警察离开。
现在,禹作敏心里头对国家和人民的那份敬重、疼爱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嘲讽和不耐烦。
【终落法网】
一般来说,作为大邱庄的一把手党委书记,他得随时响应上面的调查,还得真心实意地为当地老百姓和发展使劲儿。
但在上面派干警来查这事儿的时候,他跟领导聊天时一个劲儿地说,肯定会全力配合,绝对没问题。可私下呢,他却护着那些罪犯,老给警察添乱,不让他们有啥实质性的进展。
在禹作敏明里暗中的保护下,负责“盘问”的那几个人偷偷跑了,后来又在他的掩护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了大邱庄。
过年那会儿,禹作敏居然让几个躲在大邱庄七十多天的罪犯,放心大胆地回家去过年。
在那次开会的屋子里,禹作敏根本不当回事,他悠闲地跷着腿,手里还点着烟。
跟相关部门的头儿说:“老百姓不懂法律,其实我也不懂,这怎么能保证不出啥岔子呢?真出了事儿,到时候谁来担这个责啊?”
他不仅对上头的领导不尊重,还编造谎言吓唬村里的人,说村子外面聚集了上千号人,但不知道是要找谁的麻烦。
大邱庄里突然变得人心不定,虽然警察在离那儿大约3公里远的地方候着,但大邱庄的人们已经开始忙活了。
他们到处转悠,保持着警惕,不停地找来铁条、棒子当家伙,还自己开着小车、拖拉机和油车这些,摆在各个路口当障碍。
而且,想进大邱庄的人,都得让他们非法搜一遍身,不是随便就能进去的。
碰到这种局面,相关部门的头头们真是没办法,为了避免跟老百姓起摩擦,只能先撤掉一些警察。就算这样,禹作敏还是不肯让步。
他召集了全村的人开会,在大家都紧张兮兮的时候,他告诉大家,警察准备了很多工具,还有警犬,打算进村来搜索。
他觉得这些人来的目的不像是搜查罪犯,便告诉村里的人得使劲儿守住大邱庄,别让他们如愿以偿。
他故意搅动情绪,让大伙儿的火气蹭蹭往上涨。大家不再只是远远围观、提防,而是慢慢靠近那些调查人员,后来干脆直接冲进办公室,找领导要个说法。
碰到这事儿,有关部门又郑重告诉禹作敏,得配合好工作,让执法人员能顺顺利利地进出,把任务给完成了。
碰到这种情况,禹作敏表面上装得挺支持,可实际上一直在磨蹭。说好了要在当月19号下午6点前搞定,他非得拖到快5点了,才点头让那二十多个工作人员进村去找。
不过,他私下里打了声招呼,等工作人员到达村里,道路两旁就停满了十多辆高档汽车,像是在给他们“摆场子”。
还有差不多1000多名村民围着工作人员,把他们挤得动弹不得,连挪步都困难,这样一来,调查工作又被耽误了。
而且,禹作敏还故意对外头那些啥都不知道的人说瞎话,讲天津市派了差不多上千名警察来保护大邱庄。他这么一讲,事情真相就被他搅得一塌糊涂,调查人员的名声也跟着大大受损。
他这一连串的举动,让天津那边的有关部门头头儿觉得,再这么搞下去可不成。所以,天津那边加强了对这事儿的调查,还专门派了个工作组到大邱庄去蹲点。
经过相关部门连续不断的拼命努力,这案子终于有了新进展。主犯们顶不住压力,一个个主动投案了。面对一大堆铁证,这回,禹作敏也不得不低下他那“高傲”的头。
1993年8月24号那天,禹作敏在法院里头,老老实实交代了自己干的错事。他说自己走着走着,就把最开始的心给丢了,把老百姓给忘了,连自己到底在为谁忙活都记不清了。
虽然他心里头有了些后悔,可那些已经走了的人,再也瞧不见眼前这些了。这位以前带着大邱庄奔小康,满心热情的村领导,最后还是让权力给害了,掉进了黑窟窿里。
最终,禹作敏在牢里选择了吃药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儿子禹绍政也在监狱里,听到这事,眼泪哗哗地流。可他自己也被关着,没法给老爸处理后事。
禹作敏的大娃禹绍国,在急急忙忙给老爹料理完后事后,就打包行李外出打工了。以前那种滋润的日子,就像一场空梦,没了影踪。现在,他也得靠自己从头来过,重新打拼生活了。
禹作敏的三个闺女都挺早地就嫁人了,离开了老家。特别是他的大闺女,嫁给了原大邱庄津美集团的总经理赵书忠。他们夫妻俩感情特别好,生活过得很是惬意。
禹作敏以前特别宠爱的二儿子禹绍政,在服完刑之后,放下了以前的荣耀,决定跟老妈一起到天津服装一条街,干起了服装批发的活儿。
禹家的孩子们每年都会聚上几回,关系特别铁。但因为之前的一些事情,他们都不愿意再回家给老爸扫墓了。禹作敏的坟头,就这么慢慢被杂草给盖住了,也没人管。
【结语】
好坏就在一瞬间。以前,他真的是个挺靠谱的村支书,但手里的权力越来越大后,他的心也一点点变了味。
做人啊,得记住自己的根,当官儿的更得这样。得老想着提醒自己,当官的,就像大家的家长一样。得总想着老百姓,想着国家,在法律不反对的情况下,干点对老百姓、对国家有好处的事儿,这才算是真正的好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