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关键,说话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会说话的人,一句话可成事;不会说话的人,一句话就会败事。会说话的人,能通过良好的谈吐,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缩短彼此间的距离。在办事的时候,他们懂得用语言感动人,说服人,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
说话虽然是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的交流方式,却也有着一定的艺术讲究。有些人能够“口吐莲花”,而有些人则口不择言,无意间就把人得罪了。敢于说话又善于说话的人,总是使人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意图;不敢于说话又不善于说话的人,经常使人产生误解,即便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也可能会因此而办砸。所以,要想把事办成,就必须先学会说话。
有个作家想请一位文化名人为自己的一本即将出版的书题写书名。得知来访者的意思后,这位一贯以幽默著称的名人笑着说:“是题字啊,可以,不过,现在讲究经济效益,请我题字,是不是该付点钱啊?便宜一点儿吧,2000块一个字,怎么样?”这虽然是在开玩笑,但作家也听出了这位名人似乎对常有人打他手迹的主意颇有抱怨之意。
作家接着说:“先生,您这话可是只说对了一半。要得到您的墨宝,理当付钱。可是,您的一个字何止值 2000 元呢?比如,一件价值2000元的衣服,如果这家商店买不到,我还可以到别的商店去买,可您的墨宝只能出自您自己的手笔,天下独一无二呀!在我看来,您的每个字都是无价之宝,我付多少报酬也不够啊!
作家的一番话让这位早已习惯了恭维之词的文化名人十分受用,于是他直接提笔赠字。
会说话是一个人智慧的反映,他不会勉强别人与自己有相同的观点,而是生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巧妙地引导他人到自己的思想上来,事情往往办得圆满。由此可见,办事的成功,往往靠的都是“会说话”这三个字。
在日常生活中,会说话的人能把普通的话讲得让人兴趣盎然。不会说话者即使讲的内容很好,听起来也索然无味。说话的目的,不在炫耀自己的长处,而在引起对方的热情,配合对方兴趣,接受自己的意思。
生活中,常常有人出口不够谨慎,没有顾虑到听者的立场,这样很容易在无意中伤害别人,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如果什么话都不加思考脱口而出,难免说话不当,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甚至本意是想亲近对方,结果反而得罪伤害了别人。
说话难,难在恰到好处。也就是说,会说话是打开成功大门的一把钥匙,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了会说话的能力,办事的成功率就能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