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位前总统谴责后,还没接到中国电话的特朗普,做好了最坏打算

韩知许说文史 2025-04-22 20:46:37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如今的特朗普地位可谓是岌岌可危。

不久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活动讲话中称:“如果我们的生活被与我们意见不一的人的企图所支配,那么我们实现更加完美联邦的250年历程将面临风险。”

在过去两周的时间里这已经是第三位美国美国前总统登上公共舞台,对白宫现任主人发出警告。

而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根据媒体报道如今已经有多位消息人士表示特朗普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中美还不能就关税问题达成一致,那么特朗普将会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组来紧急处理供应链危机。

虽然如今名单还未真正确定,但是已经被曝出了例如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等多位重量级人物。

而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即在美国各大企业断供前找到中国的替代方案,那特朗普能成功么?

答案基本是否定的。

要知道特朗普可不是第一个做这种事美国总统,早在2023年拜登就有过相似的操作,当时为了摆脱中国的供应链控制,拜登宣布成立了“白宫供应链韧性委员会”。

时任国家安全事务顾问沙利文挂帅,超过20多个部门参与其中,然而这件事却最终成了民主党丢掉白宫的导火索之一。

因为拜登此举不仅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还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美国压根离不开中国,所以特朗普如今此举很大可能是在重蹈拜登的覆辙。

另外如今美国的供应链困局也并非一个中国所导致,而是由于这三个原因。

首先就是前些年疫情后遗症让全球物流至今没恢复元气;其次是俄乌冲突,直接打烂了欧洲最大的粮仓和工业心脏乌克兰;最后才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中美脱钩。

要知道2022年夏天美国9.1%的通胀率直接让全美超市货架空了四分之一,当时拜登政府手忙脚乱地给港口塞钱、给卡车司机涨薪,才勉强压制住了这场通货膨胀。

可如今特朗普的超级关税直接让拜登的努力全都付之东流,在如今的美国中国产的电机设备涨价43%,医疗耗材贵了37%,连沃尔玛的玩具区都开始出现空货架。

更可怕的是,这些数字背后藏着真正的定时炸弹——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口号喊了六年,实际产能仅增加了2.3%。

所以看着库存预警灯接连亮起,特朗普终于坐不住了。本周四他刻意对着镜头放出风声:“也许不需要再加关税,甚至可能降低。”

而这话从最爱挥舞关税大棒的特朗普口中说出,几乎就相当于变相承认对华施压失败。

要知道就在三个月前,他的团队还信誓旦旦要“用关税让中国妥协”,可如今率先妥协的却是美国。

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特朗普发生了如此大的转变呢?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经济,根据亚特兰大联储银行的经济分析模型显示,3月以来,美国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速预测值始终在负增长区间波动。

4月17日更新的数据显示,一季度美国GDP将萎缩2.2%,而如今通胀率仍在5.2%高位徘徊。

这种经济滞胀的苗头,不由得让人想起1971年尼克松时代的至暗时刻。

不过和当年不同的是,尼克松能够通过施压美联储主席伯恩斯降息2.5个百分点,暂时缓解了危机。

而今天的特朗普却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陷入僵局。后者却直接放话“不会为政治服务”,逼得特朗普只能另辟蹊径,开始对中国服软。

而面对特朗普的转变,中国却是显得定力十足,这种镇定源于六年中美贸易战对抗积累的底气。

如今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从2018年的19%降至13%,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填上了缺口;而美国想找到替代中国的光伏板供应商,试了越南印度都不达标,最后还得捏着鼻子买贵30%的中国货。

更绝的是,中国工业体系用三年时间完成关键领域国产替代,芯片自给率从15%冲到35%,大飞机C919订单排到2030年。

这些数字像一盆冷水,浇醒了特朗普的幻想——所谓的“脱钩”从来都是美国单方面的自残。

现在摆在特朗普面前的选项只有两个。若继续加码关税,美国民众的钱包最先遭殃,直接影响中期选举;若主动降低关税,等于承认对华政策失败,可能被政敌抓住把柄。

看似左右为难的困局,实则揭示了一个被刻意忽视的真相:当今世界根本不存在“去中国化”的全球供应链。

苹果公司最近曝光的内部文件显示,其越南工厂70%的零部件仍需从中国进口;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占全球48%,马斯克直言“没有中国供应链就没有新能源革命”。

这种深度捆绑已经让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沦为笑柄,毕竟无论是资本还是美国百姓永远都会选择最现实的生存之道。

当白宫官员私下承认“没人希望关税持久”时,这场贸易战的结局早已注定。

特朗普团队现在最焦虑的,或许不是如何对付中国,而是怎样在滞胀危机全面爆发前找到体面的台阶。

那个筹建中的供应链工作组,更像是在为可能的谈判破裂准备急救包——但明眼人都知道,没有中国参与的供应链改革,就像没有汽油的汽车,注定跑不出车库。

历史经验反复验证: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如果美国未来无法与中国达成协议,那么即使特朗普成立100个工作组,也无法真正解决美国的供应链问题——换句话说,中美数十年来建立的贸易联系,不可能在短短4年内就被彻底切断。

如果您有什么不同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见解,另外还请多多点赞、收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更新的最大动力。

参考资料: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