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卖一盏台灯,我要倒贴100美元。"纽约小企业主马修·哈塞特向媒体透露,他的家族企业正被特朗普政府175%的台灯关税逼入绝境。这位曾梦想用中国制造的智能台灯照亮美国市场的创业者,如今却在关税的暴风雨中摇摇欲坠。

哈塞特的企业是特朗普贸易战的微观缩影。2018年创办时,他精心设计的台灯搭载专用APP,能模拟日出光照效果,售价274.99美元。但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75%关税,让每盏台灯的关税成本超过100美元。涨价?消费者转头就走;不涨?每卖一盏亏一盏。他的企业现在像被卡在绞刑架上的囚徒,绳子一头是成本,一头是消费者。哈塞特不得不将业务重心转向开发AI睡前故事软件,但转型期的现金流缺口却让他夜不能寐。
为维持运营,哈塞特申请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的抵押贷款,却因公司1.5%股份由外籍亲属持有被拒。美国政府一边高喊‘美国优先’,一边用股权纯度卡断他公司的救命钱。

哈塞特的遭遇绝非个案。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年进口额达8680亿美元,占全美进口总额三分之一。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推高核心通胀至5.5%,让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贸易量将萎缩4个百分点。在密歇根州,烟花零售商乔·福克斯因关税压力无限期关店;加州户外装备企业Tarptent的关税支出从1万美元飙升至5.1万美元,总裁亨利·希尔斯对着空荡荡的仓库,不出意外的话,秋季订单将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刺痛的是政策制定者的傲慢。特朗普宣称“关税能让制造业回流”,但现实却如哈塞特公司面临的困境一样:美国根本没有配套工厂生产台灯弹簧,更别提让美国人回流水线——他们宁愿领失业救济也不愿拧螺丝。俄亥俄州五金厂老板卡尔·霍夫曼的遭遇更具黑色幽默:他的工厂因45%的钢铁关税破产,而获关税庇护的俄勒冈钢铁公司CEO却用政策红利购买私人飞机,产能利用率仅31%。

当白宫沉浸于“关税大棒”的幻象时,世界正在用脚投票。欧盟对美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德国巴斯夫将采购链转向东盟,中国对稀土磁材实施出口配额制,导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35生产线月产量腰斩。美元霸权也面临松动:沙特首次接受人民币结算石油货款,巴西阿根廷启动共同货币草案。
忍无可忍的小企业主们,正掀起一场法律反击战。2025年4月14日,五家小企业联合起诉特朗普政府,直指其“未经国会授权滥用关税权力”。加州纽森政府以"违宪滥权"为由将特朗普告上法庭,指控其绕过国会强征关税。

作为一家台灯企业的老板,马修·哈塞特被迫转型开发AI睡前故事软件,也算是一个黑色幽默,但这背后,却是数十万家美国小企业的生死存亡。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发动这场饮鸩止渴的贸易战,不仅摧毁了千万个"美国梦",更将自由市场经济的最后信仰砸得粉碎。历史终将证明:用高墙阻隔世界者,必先将自己困死在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