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BA季后赛的高压环境下,防守强度往往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当球迷为精彩暴扣和三分绝杀欢呼时,那些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一次次破坏对手进攻节奏的防守者,却常常隐没在数据栏的角落。
季后赛首轮的四组对决,晋级一方几乎都是靠着防守制胜。特别是青岛和浙江这组较量,季后赛开始前不少人看好浙江能够完成下克上的好戏。毕竟在常规赛阶段,他们是联盟进攻最出色的球队。但是,与青岛这轮系列赛,浙江百回合得分只有109分,远低于常规赛百回合121分的平均数据。糟糕进攻的反面,自然就是青岛队防守端的完美表现。
在常规赛阶段,青岛就是CBA防守最出色的球队之一。进入季后赛,他们延续着自己的赢球哲学。年轻的杨瀚森自然是青岛队的防守基石,他在常规赛护筐限制对手命中率只有41.9%,季后赛依旧保持在42.6%的水平。不过,防守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就像杨瀚森自己总结的那样:“每个人都很拼,最终才能赢下比赛。”
在这轮系列赛之前,外界对于青岛队最大的疑问点在于,他们究竟能不能限制浙江队的三分球。毕竟这是一支坐拥约克、吴前和陆文博等一众出色投手的球队,投射能力在CBA处于中上游。三场对决下来,青岛队用自己的表现交出了满分答卷。他们限制对手定点得分每回合只有0.714分,三分命中率不足30%,两项数据都远低于常规赛平均水平。
一方面,青岛队的战术布置很成功。另一方面,离不开运动员出色的执行。特别是郭奇芳,他在这轮系列赛当中扮演了奇兵的角色。或许绝大多数人只关注到了他在第三战关键时刻的三分球,更值得铭记的其实是郭奇芳在防守端一以贯之的出色发挥。

如何限制浙江的进攻,拥有一位出色的领防人格外重要。郭奇芳在青岛队阵中就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他始终保持着约克或吴前的身前,给对手施加身体对抗。当挡拆发生,他会能力进行掩护的挤过,不让对手获得轻松直面内线的机会。从大样本来看,本赛季青岛队的防守非常魔球化,对方的投篮分布主要集中在中距离,三分线外和篮下出手都很少。篮下出手不多很好理解,因为有杨瀚森驻守篮下。三分线外出手比重的下降,其实就和外线领防人出色的撕咬和挤过掩护能力有关。在这一方面,郭奇芳是球队中表现最好的球员之一。
数据统计显示,当郭奇芳在场,球队百回合失分只有108.5分,对手有效命中率为47.9%,两项数据都低于赛季平均水平。当他与杨瀚森联袂出战,球队百回合失分更是只有98.5分。小杨能够在篮下护筐,郭奇芳可以在外线撕咬,二人在防守端优势互补形成了出色的化学反应,因此当球队防守出现问题,总能看到刘维伟安排这对组合同时在场。
值得一提的是,郭奇芳在进入CBA之前是大学篮坛的得分机器,曾经荣膺第25届CUBAL一级联赛全国赛得分王。就像绝大多数大学生球员一样,进入CBA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准转型的方向。郭奇芳也经历过一些彷徨,但最终他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定位。既保留着冷血杀手的风采,可以在关键时刻命中关键三分。与此同时,他在防守端也能给予球队巨大的帮助。
放眼现如今的CBA,这样类型的球员格外吃香,郭奇芳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青岛队不可或缺的一员。与广厦的系列赛,他身上肩负着更重的责任,或许有机会给球队带来更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