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耶鲁毕业生秦玥飞,拒美国百万年薪,回到了贫困的贺家山村

文史风云 2025-03-11 20:22:13

“让千万农民过上好日子,比百万年薪更有价值!”2011年,耶鲁毕业生秦玥飞,毅然拒绝美国企业抛出的百万年薪橄榄枝,回到了贫困的贺家山村......2011年,26岁的秦玥飞取得了耶鲁大学政治、经济双学位。年少时的秦玥飞,亲身体会过农村的贫困与教育资源的匮乏。为了让更多孩子不必经历他童年时的挣扎,他在毕业后选择了一条让旁人难以理解的路——拒绝美国企业抛出的百万年薪橄榄枝,回国担任湖南省衡山县贺家山村的大学生村官,月薪只有1450元。1985年,秦玥飞出生于重庆农村,父母为供他读书举家迁至北京,挤在狭小的出租屋中。尽管生活拮据,他仍然凭借努力考入了重庆南开中学,并以托福满分和全额奖学金进入耶鲁大学,成为当年中国大陆仅有的两名耶鲁录取生之一。留学期间,他主修政治经济学,熟练掌握英语、俄语和法语,担任耶鲁中国学生会主席,甚至组建摇滚乐队,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然而,这段经历并未让他忘记初心,他想要在学成后回国服务基层的想法,从未改变过。然而初到贺家山村,现实就先给了秦玥飞一记重击。他的宿舍是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瓦房,屋顶漏雨,蚊虫肆虐。村民对他的“洋派习惯”充满质疑:每天洗澡被批“浪费水”,穿衬衫被嫌“不像干活的”。为融入村民,他换上了解放鞋、旧衣裤,学会抽烟,甚至将烟别在耳后模仿村民的样子。渐渐地,秦玥飞和村民们熟悉起来,大家都叫他“耶鲁哥”,经常找他帮忙修电器,或是辅导孩子功课。真正让他赢得村民信任的,是他为村子解决的实际问题。贺家山村的水渠年久失修,干旱时农田颗粒无收。秦玥飞脱下胶鞋,穿上西装,奔走北京、上海拉赞助,最终筹得15万元修好了水渠。2012年湖南大旱,这条水渠保住了全村300亩稻田的收成。此后,他又为村里修建养老院,引入电脑和网络教室,硬化泥泞道路,甚至自掏腰包垫付路费,靠每月1450元的工资攒下了1万多元投入公益。2013年,秦玥飞因事迹突出被评为“最美村官”和“感动中国人物”,但他并未止步。2014年村官任期结束后,他拒绝升迁,主动调往更贫困的白云村。当地村民以传统方式榨取山茶油,利润微薄。他引入深加工技术,成立合作社,将山茶油售价从每斤50元提升至120元,并开发衍生产品,一年为村子创收12万元。2015年,他发起“黑土麦田”公益项目,吸引了30多名国内外名校毕业生加入乡村建设。通过直播带货、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他们帮助多个村庄实现年盈利超百万元,甚至吸引800万元投资。秦玥飞的成就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驻村期间,他只回过两次家,还因长期劳累患上了胃病。他年近四十仍未婚,坦言“无心成家,怕耽误对方”。村民们的回报质朴而真挚,有人给他送来自家种的蔬菜,有人为他缝补破旧的解放鞋。2012年,秦玥飞以85%的得票率,当选衡山县人大代表。截至2025年,秦玥飞已扎根乡村14年。他不再担任村官,但仍在基层推动乡村振兴,近年致力于将闲置农房改造为民宿,发展生态旅游。尽管荣誉加身,他却始终低调。多年来,总有人质疑他拥有这么好的学历和能力,为什么不去赚大钱?但秦玥飞却说:“如果追求个人财富,我早就可以离开。但让千万农民过上好日子,比百万年薪更有价值!”参考资料澎湃新闻《“耶鲁哥”秦玥飞:我为什么愿意做中国“村官”?》人民网《“耶鲁”村官秦玥飞》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