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起义是1928年1月由朱德,陈毅,胡少海等人在湘南地区发动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武装起义。虽然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是朱德与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残部,但是因为湘南起义中产生了胡少海的湘南起义的地方部队,而且这支部队也一直传承到现在,所以今天给大家讲讲湘南起义。
湘南地区主要包括现在湖南南部的宜章县、郴县,耒阳县,永兴县,资兴县,嘉禾县,临武县,汝城县等地区。
湘南起义时各县的主要人物嘉禾县:肖克上将
永兴县:黄克诚大将
汝城县:朱良才上将,李涛上将,邓毅刚(红三十五军军长,31年牺牲)
宜章县:胡少海(红二十一军军长,30年牺牲),高静山(红十二政委,33年错杀),陈东日(红二十军政委,31年错杀),陈光(红一军团代军团长),李赐凡(红四军第10师师5工,37年牺牲),曾日三(红九军政治部主任,37年牺牲),张际春(第二野战军副政委),肖新槐中将,欧阳毅中将,杨绍良少将,
耒阳县:邓宗海(井冈山红四军红12师党代表,32年牺牲),伍中豪(第十二军军长,30年牺牲),李天柱(红八军军长,34年牺牲),郑效峰少将,谭冠三中将,熊梦飞少将,资凤少将,刘显宜少将,王紫峰中将
注:伍中豪参加秋收起义后,湘南起义时在桂东地区准备接应,但是并没有正式加入湘南起义。
资兴县:李奇中(红四军36团团长,29年出走),曹里怀中将
湘南起义的经过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随后部队南下,9月22日占领广东大埔县三河坝后,为了阻击敌人让朱德与陈毅率领第11军第25师留守三河坝。10月5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残部退出三河坝。
1927年底,朱德率领部队投靠老同学范石生的十六军,朱德化名王楷,部队暂用番号为16军47师140团,随47师驻防汝城县。范石生给部队补充弹药、冬装、棉被等各种装备,并给官兵拨发两个月的薪饷。
1928年1月,由于消息走漏,蒋介石命令范石生将朱德的部队缴械,范石生将消息通知朱德离开,同时给了朱德几万块大洋及大量武器装备。
1928年上旬,在湘粤边界活动的原国民革命军第6军的团长胡少海跟朱德进行联络,双方决定攻打宜章县县城。
1928年1月12日,胡少海以第16军47师140团副团长的名义率两个连开进宜章县城智取宜章,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起义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下辖两个团:第一团(团长:朱德),第二团(团长:胡少海)
与此同时,在湘南特委及各地党组织领导下,各地纷纷起义。工农革命军第1师先后协助当地农军占领郴县、资兴、永兴、耒阳等县城,并相继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
1928年1月22日,湘南特委将宜章、耒阳、郴县,永兴、资兴,嘉禾六个县的地方部队改编为三个师两个独立团一个独立营:宜章第3师(师长:胡少海),耒阳第4师(师长:邓宗海),郴县第7师(师长:邓允庭),永兴独立团(团长:黄克诚),资兴独立团(团长: 李奇中),嘉禾独立营(营长:肖克)
1928年4月28日,湘南起义的部队与秋收起义的部队井冈山会师组建红四军。原来南昌起义朱德的部队整编为红四军28团,胡少海的部队整编为红四军29团,湘南起义的各地农军先是整编成第12师的第34团、第35团、第36团,随后第12师解散。
红四军29团后来扩编为红四军第12师(师长:陈光),33年整编成红一军红二师红五团,38年红五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2营(营长:曾国华),解放战争时期编入了中原野战军 第1纵队1旅1团,48年整编为第二野战军16军46师136团。
参加湘南起义的元帅3人(朱德元帅、陈毅元帅,林彪元帅),大将2人(粟裕大将,黄克诚大将),上将7人(萧克上将、邓华上将、朱良才上将、杨至成上将、杨得志上将、赵尔陆上将、李涛上将),但是真正认可湘南起义一脉的只有萧克,黄克诚,邓华、杨得志,因为坚守三河坝的南昌起义一脉自成系统。
建国后真正能代表湘南起义一脉的陈光将军因为一些问题,没有能够被授衔元帅军衔实在可惜。虽然湘南起义时肖克的职位比他高,但是他是宜章县人,接的是胡少海红29团的班。
不用问,肯定是陈光。功勋绝对的前五
耒阳本来是郴州地区最强的县,居然被划归衡阳地区,神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