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由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组委会主办,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雄安新区管委会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国际机器人大赛新业态赛道预赛在雄安新区电建智汇城机器人大厦举办。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级干部宋向党,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于国义出席大赛启动仪式并分别致辞。
活动现场。中国雄安官网李鑫 摄
宋向党指出,开展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大赛是河北省委、省政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雄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雄安新区成为新时代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的一项探索性、创新性的改革举措。未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继续加大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产业增量、创新能力、场景牵引以及产业协同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机器人产业持续发展向好。希望各机器人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能够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持续关注、支持河北机器人产业发展,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开展新的合作,共同书写河北省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国际机器人大赛新业态赛道预赛正式启动。中国雄安官网李鑫 摄
于国义表示,8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雄安新区统筹推进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明显成效,综合承载能力、要素聚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化的新气象扑面而来。雄安新区因改革创新而生、靠改革创新发展,目前正在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本次大赛特别设立了新业态赛道预赛,旨在汇聚机器人创新资源,推动前沿技术率先应用,加速转化、落地雄安。雄安将关注新业态、聚焦新场景,为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创新提供最广阔、最真实的场景和舞台。雄安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及提供优质服务,支持一批机器人企业落户雄安,让参赛企业能够在这片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上施展才华,成就梦想。
活动现场。中国雄安官网李鑫 摄
本次预赛以“新业态·新场景·新未来”为主题,聚焦机器人技术在智慧城市、社会民生服务、教育培训、产业创新等新兴业态中的应用,探索机器人技术与未来城市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活动现场。中国雄安官网李鑫 摄
赛事吸引海内外70余家科技领军企业及顶尖高校团队同台竞技,多款突破性机器人产品集中亮相:电梯导轨自动化安装机器人采用大行程高精度机器人自爬升行走技术,实现大行程范围内机器人自爬升行走;可爬升式家用扫地机器人实现复杂家居环境零死角覆盖;高仿生机器人搭载视觉识别融合的多模态知识体系,推动机器人从“工具”向“生态伙伴”转型;全地形无人搬运车专为极端环境设计,集全地形机动、智能避障、远程操控与多场景适配于一体,突破传统设备在复杂环境的应用瓶颈;基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工厂智能化升级系统,通过神经网络技术精准定位,减少了对人工设计特征的依赖,提升模型性能;跨国公司研究机构工易魔方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平台通过模块化架构与AI决策中枢,实现生产线分钟级重构与产能动态优化;海空协同水上应急救援系统通过无人机多模态感知技术快速定位目标,结合智能决策中枢实时规划路径,将救援时长缩短至3分钟内,大幅提升救援成功率……这些融合机器人先进技术的参赛作品,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多场景解决方案,丰富了机器人技术与未来城市深度融合的新业态。
为深度挖掘机器人技术的产业化潜力,本次预赛邀请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及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等机构专家,组建跨学科、多领域的综合评审团。评审采用“场景模拟挑战+路演答辩”的形式,构建“技术创新性-场景适配性-商业化潜力”三维评价体系,为参赛团队提供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反馈,助力优秀机器人技术成果脱颖而出,推动机器人技术更好地走向产业化应用。
此外,为加速技术向市场的转化,预赛现场还汇聚了疏解单位、雄安集团、市场化园区等场景提供方,以及一批意向采购单位的代表进行观摩。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与互动,链接潜在的合作机遇,有效拓展了未来项目落地的可能性。
下一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雄安新区管委会将面向场景汇参赛单位和机器人相关企业,同步组织“机器人+”应用场景推荐目录申报,并邀请各类机器人用户单位、投资机构进行供需对接,组织开展“机器人+”应用场景打造工作,为机器人企业提供市场开拓、场景打造、融资需求等方面全方位服务。
来源:中国雄安官网(李元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