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处理党群关系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对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深刻理解并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不仅是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更是履行教育职责、践行教育初心的重要保障。 党的群众纪律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明确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章对违反群众纪律行为的处分做出了详细规定,涵盖了诸如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违规扣留、收缴群众款物或处罚群众,克扣群众财物或者违规拖欠群众钱款,在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政策扶持、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优亲厚友、明显有失公平,以及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能解决而不解决等多种行为 。这些规定明确了党员在与群众交往中的行为边界,彰显了党对维护群众利益的坚定决心。
在教育工作中,严守群众纪律有着特殊的意义。教育是一项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事业,教师党员面对的是广大学生及其家长群体,我们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对党的信任。只有严守群众纪律,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与信任,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实际工作来看,教师党员严守群众纪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比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主动提供课外辅导;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积极帮助申请助学金等,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2.尊重家长,密切家校合作: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家长,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把家长当“下属”,不推诿教育责任。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良好的家校互动机制,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3.廉洁自律,拒绝利益诱惑:在工作中坚决杜绝收受学生家长礼品礼金、接受宴请等行为,保持教育的公正性和纯洁性。不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不进行有偿家教,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
4.积极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精心备课、授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研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实际行动践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然而,在现实中仍存在一些违反群众纪律的现象。比如个别教师对待家长态度冷漠,对家长的合理诉求敷衍塞责;有的教师在评优评先中存在不公平现象;还有的教师接受家长礼品,破坏教育公平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破坏了党群关系,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作为教师党员,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纪律意识。深入学习党的群众纪律相关规定,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将群众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勇于开展自我批评,及时发现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
严守群众纪律是教师党员的基本政治要求和行为准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以实际行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