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研究制定2025年国考申论地级市第二题的参考答案时,发现了给定资料中的几个细节,不得不对申论命题者肃然起敬。
申论命题者,应该都是在语言、语法领域具有一定造诣的高手。
2025年国考申论地级市给定资料2中,有这样一句话:当时,恰逢埠西区在省、市指导下,遵从“五水共治”方针,计划对本区水质污染源情况进行排查,以便科学管理。张柯东看到埠西区政府在网站发布的公告后,便自告奋勇,希望利用地理信息技术优势,摸清全区河道污染源情况,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这段文字的原文,出自一篇类似企业发展和个人传记的文章,记录的是公司发展的历程和创始人的故事。
原文的内容为:此时,杭州市萧山区在省战略政策指导下遵从五水共治的方针,对本区水质污染源情况进行排查从而科学管理,因此陈东亮自告奋勇,决心利用九问科技在地理信息技术上的优势,摸清全区河道流域的污染源情况,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各位同学可以对比一下,这两段文字,有哪些不同呢?
一、名称的“小心机”
修改后的给定资料,改变了相关地区和人名。
值得注意的是,原文中这个公司叫九问科技,而命题者将其改为虑远科技。
虑远即为考虑长远之意,这也是公司为什么要参与治水的一个原因,这是申论命题者给考生作答的善意提示。
二、引号的“小心机”
原文中,五水共治并未用引号标注。
而修改后的给定资料,将其改为“五水共治”,足以见得命题者的细心程度。
如果不加引号,考生就可以将其理解为治理五种水污染问题;如果加上引号,就代表这是一种创新政策,是标示术语。
将五水共治加上引号后,更加符合符合中文格式规范,也能让考生引申(申论)联想到“政策”这个词语。
同时,修改后的内容,将原文中的“杭州市萧山区在省战略政策指导下遵从五水共治的方针”政策一词去掉,目的就是让考生概括分析出政策这个词语,当然这个词语也是采分点。
三、连词的“小心机”
原文中的一句话表述为:对本区水质污染源情况进行排查从而科学管理,而修改后变为“计划对本区水质污染源情况进行排查,以便科学管理”。
把从而修改为以便,体现出申论命题者的语文素养。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而”,这个连词着重强调两句话前因后果的必然性。
而这则给定资料,要求考生回答的问题是:理解政府与企业是如何通过良性互动实现成功治水的,且作答要求强调要“逻辑清晰”。
因此,我们在组织答案时,主要是突出句与句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些阅读理解能力强的考生,通过语境分析,必然会将“从而科学管理”中的科学管理判定为采分点,因为这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但给定资料强调的是良性互动,如何才是良性互动呢?就是自己干好自己的事情。
这段文字,就是要突出政府做决策(给定资料后也提及“科学决策”这个词语),企业去执行,而不是政府管理。
于是,为了避免语文和理解能力强的考生误判采分点,申论命题人将“从而”改成了“以便”。
同时,“从而科学管理”在逻辑上也不够严谨,因为“排查”本身无法直接导致“管理”,需补充中间过程(如“排查数据为管理提供依据,从而实现了科学管理”。
为了保证给定资料文字内容的严密性,也需要进行文字调整。
很多同学都会疑惑,为什么原文中会出现语文语法等方面的问题呢?
那是因为这些给定资料的原文,来自不同层次的报刊杂志等媒介,撰稿人及相关编辑的的文字水平,有高有低,导致原文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申论命题人就需要对原文进行把关、调整、改编,一方面,可以设置各种陷阱和提示,更好地考察出考生的能力差异;另一方面,可以让给定资料内容和语言更加规范,减少争议。
四、善意的“小心机”
原文为“因此陈东亮自告奋勇”这里的“因此”,是因果关系的明显用语。
如果用在给定资料中,“自告奋勇”所体现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成为这道题的采分点,因为体现出良性互动的原因。
但申论命题人在处理给定资料时,将这句话调整为“张柯东看到埠西区政府在网站发布的公告后,便自告奋勇”,就没有了明显的因果关系,一些语言基础好的同学,就不会将其作为采分点。
五、题干的“小心机”
综上,各位同学看看,你真的能读懂给定资料吗?
你还在抱怨自己申论分太低,其他人太高,不够公平吗?
申论考察的是你对给定资料的概括、分析、提炼和加工的能力,并不是摘取关键词,组成句子这么简单。
同时,在题干中,申论命题人已经给了明显提示,即:“政府与企业是如何通过良性互动实现成功治水的”,在作答要求中,也已经给你明显提示“理解准确,逻辑清晰”,这些都是分析题的明显标志,是命题者给你的善意提示,你不应该将其答成概括题。
如有的同学将这一部分的答案写成:合作排查水质污染源。政府发布污染排查公告,企业主动请缨,政府全面考察后买服务,企业提供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如有的同学将这一部分的答案写成:企业主动请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发布公告,企业主动请缨,考察后以政府购买形式将污染源排查工作交企业;企业摸排,为政府提供详实一手资料。
如有的同学将这一部分的答案写成:共同推进排查工作。政府发布排查水质污染源情况公告,企业自告奋勇,政府全面考察后购买服务,企业为政府提供详实一手资料。
以上这三种答案,都是按照概括题的思路和方式去组织语言,都没有体现出“政府和企业的良性互动“的因果关系和论证过程,并不符合这道题的作答要求,可以视为跑题。
有些同学总是强调,我在给申论给定资料中找到的关键词,与得到高分的同学的关键词,大同小异,为什么分会低?
你连题干都读不懂,把握不住答题的方向和答案的重点,你能得到分吗?
因此,这一部分的答案应该是:企业想服务家乡治水作贡献且有技术优势;政府落实“五水共治”方针政策,要摸清全区河道污染源情况,科学决策,却缺少资源和力量,双方都想把水治好。
各位同学,有一些收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