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8日,山东济南的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女子60米栏决赛中,吴艳妮以8秒10的成绩夺冠,再次刷新本赛季个人最佳。然而,这位27岁的跨栏名将赛后却直言:“还是不够满意。”这种对自我近乎苛刻的要求,既是她职业生涯的底色,也折射出中国女子短跨项目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

本赛季,吴艳妮的60米栏征程堪称“稳扎稳打”。2月11日成都站,她以8秒22夺冠,但赛后坦言“栏上衔接差强人意”;2月23日南京站,她将成绩提升至8秒16,并直言“技术仍需打磨”;3月8日济南决赛,她以8秒10实现“三连冠”,三次夺冠均刷新国内赛季最佳成绩。这一渐进式突破,展现出她作为“长期主义者”的韧性。

吴艳妮的“不满意”并非矫情。尽管8秒10是今年国内最高水平,但横向对比,日本选手田中佑美以8秒00领跑亚洲,印度选手乔蒂·亚拉吉紧随其后(8秒04),吴艳妮的亚洲排名仅列第四。更残酷的是,欧洲锦标赛预赛晋级门槛为8秒05,而她的个人历史最佳(8秒06)若放在欧锦赛预赛中也只能排到第20位。国际赛场的差距,让她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危机感。

面对压力,吴艳妮将其转化为动力。她多次强调:“全运会100米栏的金牌我必须拿下,这水泼出去就收不回来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她虽止步复活赛,但12秒97的成绩已刷新中国女子100米栏奥运纪录。如今,她将目光投向2025年全运会和更远的国际赛场,直言要“给粉丝开个盲盒,每一场都让大家猜我能跑多快”。

吴艳妮的崛起,让中国女子短跨项目收获更多关注。林雨薇、夏思凝等新秀的涌现,也让人看到团队潜力。然而,现实仍显骨感:中国全国纪录(8秒02)由吴水娇保持11年未破,而吴艳妮的8秒06个人最佳尚未达标今年室内世锦赛(需8秒08)。如何在“内卷”的国内赛场外突破国际天花板,是吴艳妮和整个中国田径面临的课题。

赛场外的吴艳妮,以“站在我所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的社媒配文,传递着自信与热爱17。或许,正是这种对梦想的纯粹执着,让她在“不满意”中不断逼近极限。正如她自己所言:“有压力才有动力。”未来的跑道上,这位四川姑娘能否跨过更多栏架,突破更多纪录?时间会给出答案,而此刻,她已选择全力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