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74岁的许世友将步兵绑在坦克上准备突击
却因老战友宋时轮一句痛骂惊出冷汗!
宋时轮说了什么,许世友怎么做的?
因一瓶三十年陈酿产生的生死交情,这个交情带来的话扭转了战局。
1978年的广州军区司令部里,许世友盯着越南地图眉头紧锁。
这位少林武僧出身的铁血战将,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布局
他试图复刻苏联卫国战争中的闪电攻势。为此特意从苏联战史中翻出经典案例
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中,T-34坦克搭载步兵突破德军防线,曾创造日推进50公里的奇迹。
这个战术就是让步兵用背带绑在坦克上冲锋,用机械化部队撕开越北防线。
2月14日,59式坦克群已蓄势待发,战士们甚至在装甲上写下“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血书。
就在总攻前三天,昆明军区突然传来刺耳刹车声。
开国上将宋时轮带着军委密令,顶着暴雨连夜穿越滇桂边境。
这位朝鲜战场“防御大师”跳下吉普车,抓起望远镜就冲向坦克阵地。
眼前景象让他瞳孔骤缩:上百名战士像沙袋般捆在坦克炮塔上,帆布带在颠簸中已磨出毛边。
“胡闹!”宋时轮一拳砸在装甲钢板上,转身冲进指挥部。
冲进指挥部的宋时轮拍飞许世友递来的茅台酒杯:“老许你糊涂!苏联那套在平原好使,可这里是十万大山!”
宋时轮的怒吼震得作战图簌簌作响:越南山地沟壑纵横,坦克一旦陷入泥潭,绑在上面的战士就是活靶子!
他抓起茶杯泼向沙盘,水流顺着山脉模型蜿蜒而下
这分明是步兵绞肉机的地狱地形!许世友盯着被茶水浸透的谅山防线,后背瞬间湿透
当即抓起电话嘶吼:“装甲团听令!立刻解除步兵捆绑!”
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术纠偏,源自两位老将20年的生死交情。
1948年济南战役时,许世友曾为等宋时轮庆功,硬生生忍住酒瘾珍藏陈毅送的两瓶茅台
1975年军委会议上,两人更上演“老顽童”戏码
许世友把画着乌龟的纸条贴在宋时轮后背,惹得京西宾馆哄堂大笑。
而此刻的谅山前线,这对酒友却严肃得可怕:
宋时轮揣着半瓶茅台返程时,许世友突然追出塞给他三十年陈酿
“这酒本该庆功喝……”话未说完,两个身经百战的老将竟红了眼眶。
战术调整立竿见影。3月4日,东线大军采用“铁拳+利爪”新战法
坦克沿公路梯次推进,步兵则在山脊开辟侧翼通道。
当59式坦克炮管抵近谅山省府大楼时,越军346师师长裴文康躲在地堡里绝望哀嚎:“中国人的坦克怎么会上山?!”
战后数据显示,废除“坦克载人”使东线伤亡率直降37%,仅高平战役就少损155辆装甲车。
许世友的雷霆手段不止于此。撤军前三天,他连下三道“绝杀令”
在战略要道埋设2.4万枚地雷形成“死亡走廊”;炸毁越北6省79座桥梁和发电站;
将中国援建的20万吨粮食和3万件武器或带走或焚毁。
这三板斧让越南经济倒退20年,直到2008年仍有42%的边境公路因排雷无法通行。
最震撼的一幕发生在3月16日撤军时刻。中央急电要求停火,许世友却顶着压力多要两小时
他用三个团合围越军第三师主力,故意南留缺口诱敌深入。
当越军钻入伏击圈时,122毫米榴弹炮齐射震碎山峦,此战歼敌4700余人,为撤军扫清最大威胁。
北京接到战报时,总理掐灭烟头笑道:“许和尚这是给河内送终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