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来形容:拼。为了保护周琦,杜锋坚持不让他登场,那么面对拥有至高内线的哈达迪,王哲林、沈梓捷卖力顶住,周鹏、顾全等锋线积极夹击,赵睿为首的外线推起攻防速度,大家的目标一致,效果就显而易见了。纵观全场,哈达迪是伊朗的优势,同时也是劣势。比赛的开局,在哈达迪体力还充沛时,确实被我们制造了相当大的麻烦,比分也是相当焦灼,第一节结束,我们还落后了1分。但随着比赛的深入,哈达迪尽显老态,38岁高龄内线的苦,在镜头下暴露无遗。可是伊朗其他的内线,技术都过分粗糙,我们CBA的老熟人贝西洛维奇,只能尽量将哈达迪留在场上。
此时,曾被无数次“嘲讽”投篮基本功太差的中国男篮,开始利用哈达迪的移动问题,大做文章,全场下来,以39%的命中率,投进了11记三分,成为了最关键的胜负手。尤其是在第四节,当伊朗迫近比分时,吴前、周鹏的两记三分,直接让比赛悬念提前结束。
就这场比赛而言,“团结”、“各司其职”、“拼”是我个人对中国男篮的感受,31个进球,有20次助攻,场上球员积极交叉掩护,不只是无谓的传球,这在前几个窗口期,见到的次数不多。另外,进入名单的几大争议性人物。王哲林不再是“王老太太”,全场16中10,砍下23分7篮板3抢断,生扛哈达迪的情况下,还高效拿到了全队最高分,很硬。吴前虽然只有4个进球,但有2个抢断,以及第四节两个十分关键的进球。任骏飞虽然没有得分,但5个前场篮板的作用不容忽视。至于周鹏更不用多说了,杀死比赛的三分只是一个缩影,全场+17的正负值,还需要过多解释吗?
总之,中国男篮做到了,他们没有在质疑声中消沉,也没有原地踏步,当大家心往一处使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取得胜利。就在还剩20多秒,王哲林突破分球给周鹏命中盖棺定论的三分时,镜头捕捉到杜锋的面部表情,那个欣喜又欣慰的笑容,应该也是很多屏幕前观众的表情。
当他们做得不好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发出拷问,但当他们踏足赛场,努力争胜时,我们应该鼎力支持。最后,发现一个现象,虽然这场比赛的伊朗的主场,但我们在现场听到了非常多咱们自己球迷的呐喊欢呼,真好。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一起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