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美国突然的被刺,不仅让乌克兰猝不及防,同样欧盟也是非常的震惊,现在他们不仅一分钱也拿不到,并且还要被端上餐桌,现在法国准备搏一搏,并且据法国媒体报道称,法国当前正在考虑部署核武器。

美国被刺这件事不只是法国自己面对的问题,它反映了整个欧洲乃至全球政治版图的变化。俄乌冲突像乌云一样笼罩着欧洲,以前的和平繁荣显得不堪一击。
美国这个过去的盟友,现在正慢慢把重心放到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曾经非常牢固的北约也好像变得不稳定了。

特朗普说北约像个“收保护费的”,这话虽然直接,但一下子点明了欧洲安全存在的实际问题。
德国新总理朔尔茨,现在很想找新的国家提供核保护,但英国的情况有点尴尬,因为它拥有的核武器,实际上控制权在美国手里,所以显得有心无力。
信息来源:2025-02-27 06:48·上观新闻{探讨“核共享”,德方喊话英法!}

法国作为欧洲核大国,似乎认为机会来了,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总统马克龙大力倡导“欧洲自主”,充分利用核武器的影响力。

法国虽然有自己的核武器,但数量跟俄罗斯比起来差太多了。法国只有290枚核弹头,而俄罗斯有5500枚。俄罗斯的“萨尔马特”导弹从莫斯科打到巴黎只需要二十分钟。
这样看来,就算法国先动手用核武器,结果也只会是大家一起完蛋。所以有人觉得,马克龙的核威慑可能主要是为了争取国内选民支持。真到要用核武器的时候,他可能根本不敢下这个决定。

法国的常规军事力量也让人难以对其雄心壮志充满信心。去年北约军演期间,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竟然在半路上出现故障,这件事到现在还被人当成笑谈。
这样的后勤保障能力,如何能抵挡住俄罗斯强大的装甲部队,与其一味依赖核武器的威慑力,不如先认真解决军队装备维护和后勤补给等实际问题。

并且马克龙和朔尔茨在布鲁塞尔吵得很凶,军费怎么出成了两人争吵的焦点,好像要动手一样,欧盟内部问题也随之暴露,让人怀疑欧洲是否还团结。
信息来源:2025-02-27 08:52·环球时报{法国能否撑起欧洲核保护伞}

英国虽然脱欧了,但仍想插手欧洲的事,积极参与乌克兰问题,似乎要和法国争当欧洲老大。这样不够团结的欧洲,要怎么面对外部的挑战。
法国的核力量主要靠两样,藏在水下的核导弹潜艇,还有能携带核弹的“阵风”战斗机。

这次派能带核弹的“阵风”战斗机去德国,虽然是对俄罗斯的一种警告,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说到底,核武器的关键作用是让对方不敢轻举妄动,而不是真的用来打仗。
冷战时,法国曾在西德部署核武器战斗机,不过当时用的是美国提供的核弹。
现在,法国空军的核打击力量主要由大约50架“阵风”战斗机组成,这些战机携带ASMP-A空射核导弹,射程约500公里,部署在圣迪济耶-罗宾逊空军基地。

“阵风”战斗机及其携带的导弹构成了法国空基核威慑的关键组成部分。法国的核政策和战略部署体现了其在国际安全事务中的独特地位和考虑。
信息来源:2025-02-25 21:28·观察者网{向俄发出“强烈信息”?法国或向德国部署携有核武的战机}

法国选择维持独立自主的核力量,旨在确保国家安全,并对潜在的威胁形成有效震慑。圣迪济耶-罗宾逊空军基地的部署位置也经过战略考量。
美国对欧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让欧洲感到很棘手。特朗普当政时,美国就说过要考虑退出北约,还要求欧洲国家多掏钱用于军事。

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谈判似乎进展顺利,美国好像要减少对乌克兰的支持。这对欧洲来说,无疑让安全问题更加严重,情况变得更糟了。
德国总理默茨认为美国不再可靠,希望英国和法国能提供更长久的核保护,这样德国就不必过于依赖美国。
法国的核政策似乎正是对此的一种回应。然而,英国的核武器全部部署在潜艇上,而且受到美国的严格控制,很难自主行动。

法国率先行动,想成为欧洲的核保护伞,但自身力量还不够强大,而且欧洲内部也存在分歧,难以形成合力,这使得法国的设想面临挑战。
马克龙的核战略颇具风险,如同置身迷雾中的一场豪赌。他似乎想借助核武器这张底牌,提高法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增强国内民众的支持度。

或许还想在乌克兰战后的利益分配中占据有利位置。然而,这种战略同样伴随着诸多不确定性。
继续支持乌克兰打仗,恐怕会让它和俄罗斯的关系更紧张。如果战争结束了,再派欧洲军队去乌克兰“维和”,听起来像是故意刺激俄罗斯,搞不好会直接跟他们打起来。这样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法国的核武器对俄罗斯来说,可能起不了太大作用。俄罗斯拥有的核武器数量远超法国,而且常规军事力量也比法国强大很多。
法国大约只有两百多辆坦克,就算加上其他欧盟国家的军队,也难以真正威胁到俄罗斯。

北约这个曾经强大的联盟,现在面临着很多挑战,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稳固了。特朗普说的“交保护费”实际上反映了他对北约现状的不满和担忧。
法国想要领导欧洲,积极对抗俄罗斯,但这样做可能并不太合适。自身实力还不够强,内部又不够团结,硬碰硬地跟俄罗斯对着干,恐怕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