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港口交易突变,大队美军现身巴拿马,美国这是要来硬的?

韩知许说文史 2025-04-07 20:34:43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李嘉诚原计划4月2日与贝莱德集团的港口交易如今已经没有了动静,不久前有媒体报道这场交易可能已经被无限期推迟,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这场交易或许并未取消。

就在前些天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交易仍在推进”,而就在穆利诺说完这番话后不久就有民众发现当地一家酒店外出现了大队美军的身影。

虽然巴拿马官方紧急声明这是他们正与美国进行“巴拿马极限2025”联合军演,然而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却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

如今看来巴拿马或许已经和美国达成了某种合作,哪怕李嘉诚选择不卖港口,美国方面或许也会联合巴拿马硬抢。

那接下来巴拿马将会如何操作此事,在美国选择向全球展开关税战后巴拿马又是否会继续倒向美国这边呢?

1997年,香港回归的同一年,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实业以敏锐的商业眼光拿下巴拿马运河两端巴尔博亚港与克里斯托瓦尔港的经营权,成立巴拿马港口公司。

这家企业由长和持股90%,巴拿马政府持股10%,合约有效期至2047年。此后28年,这两个港口成为运河物流的关键节点,每年处理超500万集装箱,贡献巴拿马GDP的1.2%,并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

然而,这一长期稳定的商业合作,却在2024年因美国的强力干预陷入危机。

今年初,贝莱德集团联合多家公司提出以228亿美元收购长和在巴拿马港口公司90%的股权,以及长和全球20余国40多个港口80%的股份。

表面看,这是一笔常规的商业收购,但多方证据显示,交易背后是美国政府的直接推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方多次威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并将矛头指向中国,声称中国通过商业投资“渗透美洲”。

2023年底,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访问巴拿马时,更对总统穆利诺发出警告:“若不改变现状,美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手段。”

此后,美国国防部被曝制定针对巴拿马的军事行动计划,而贝莱德集团的收购提议恰在此时浮出水面。

面对美国压力,巴拿马政府态度逐渐转向。穆利诺先是宣布退出与中国签署的“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随后启动对长和港口经营权的“法律审查”。

3月,两名巴拿马律师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称1997年的特许经营权“违反宪法程序”。总检察长公开支持这一指控,称当年的授权“未充分征求国会意见”。

这一诉讼的时机可谓是耐人寻味,在此之前长和持有港口经营权已近30年,此前从未引发法律争议,而巴拿马最高法院的裁决恰好与美巴联合军演、交易延期等事件同步进行。

不久前又有巴拿马市民拍摄到首都一家酒店外出现大批美军车辆,顿时引发一片舆论哗然。

尽管巴拿马政府随后解释称,这是“巴拿马极限2025”军演的一部分,由美军南方司令部主导,旨在“保护运河安全”。

但仍有军事分析人士指出,美军在巴拿马运河区的存在历来被视为“主权象征”,此次行动显然在向外界传递明确信号:美国不会容忍其战略要地“落入他国之手”。

巴拿马的困境并非无先例可循。2023年11月,加拿大第一量子矿业在巴拿马的科布雷铜矿因环保争议被最高法院裁定“合同违宪”,导致这一年产值占巴拿马GDP 4.5%、雇佣超3万人的项目被迫关闭。

尽管该矿每年向政府支付3.75亿美元特许权使用费,并承诺投资20亿美元建设基础设施,但民众抗议最终让司法裁决压倒经济利益。

如今,巴拿马最高法院可能援引此案例判决长和港口经营权无效,但后果远比铜矿事件复杂。

若最高法院裁定违宪,巴拿马将面临三重风险。首先,长和势必发起法律反击。尽管在巴拿马国内上诉空间有限,但国际仲裁几乎是必然选择。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长和可索赔投资损失、2047年合约到期前的预期利润及法律费用,总额可能超过50亿美元,相当于巴拿马2023年财政收入的12%。

其次,港口运营一旦中断,将直接冲击巴拿马运河的物流效率。运河每年为该国贡献4%的GDP,而港口是其核心配套。

2022年,因工人罢工导致运河部分停运3天,全球供应链损失即达数亿美元,长期停摆的代价难以估量。

最后,国际资本对巴拿马投资环境的信心将崩塌。从铜矿到港口,连续以“违宪”为由撕毁外资合同,恐让该国被贴上“政策反复”的标签。

要知道中国目前是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承担20%以上的货运量,并在过去五年帮助该国建设了首都地铁、跨运河大桥等关键项目。

若巴拿马强行收回港口,中巴关系必然恶化。中国商务部曾明确表示“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而外交部更警告“损害中方利益必将遭到反制”。

毕竟一旦中国减少对巴拿马的投资与货运合作,该国基建与财政收入将遭受双重打击。

另一方面,美国就算通过贝莱德集团掌控了港口,但在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政策下巴拿马未必能获得对等的经济补偿。

如今博弈仍在继续。4月下旬,中国派出高级别代表团访问巴拿马,与在野党及商界领袖密集会谈。

巴拿马最大反对党民主革命党公开质疑现政府对美妥协的态度,强调“国家利益应高于外部压力”。

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宣布将“密切关注”最高法院裁决,并暗示“巴拿马的选择将影响美巴未来合作”。

如今贝莱德集团至今未公开撤回收购要约,交易名义上仍“有待完成”——这或许为巴拿马留下了最后的回旋余地。

如今中美博弈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而夹在中间的巴拿马可谓是有苦难言。一边是超级大国的军事威慑与司法干预,一边是最大贸易伙伴的经济反制风险,巴拿马的最终抉择已远超商业范畴。

当港口交易沦为大国博弈的筹码,巴拿马这个以运河立国的弹丸之地,还能否在夹缝中求得一线生机做到两不得罪?

参考资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