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求饶失败后,美国变本加厉,就在此时中国传来好消息

韩知许说文史 2025-04-11 20:38:33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美国发起全球对等关税后越南主动求饶,可没想到他们的求饶不仅没有换来特朗普网开一面,反而是被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公开嘲讽“毫无诚意”。

就在越南灰心丧气之际,北边的中国突然传来好消息,离开美国市场不是没有活路。

自从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以来,越南已经连续开了三次会讨论应对策略,而就在4月6日的紧急会议上越南总理范明政说出了这样一番话,“美国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场,但不是唯一”。

那一向软弱的越南为何会突然硬气起来?越南除了美国之外还有哪些市场呢?

这次越南与美国的贸易博弈,堪称“极限压榨术”的经典案例。

4月3日,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的第二天,越南外长裴青山便火速致电白宫,提出取消对美国所有商品的进口关税,并承诺采购价值1200亿美元的农产品、能源和高端制造品。

这种近乎“单方面开放市场”的让步,却被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纳瓦罗嘲讽为“毫无意义”,在美国看来,越南虽然取消关税,却仍在通过高达10%的增值税变相设置壁垒,更不要说如今的越南还是“中国商品转运站”,导致每年美越贸易逆差扩大了15倍左右。

不久之后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越南镀锌钢产品征收40%-88.12%的反倾销税,直接掐住越南钢铁业的命脉,该行业对美出口占比超过30%,年损失预计达12亿美元。

更令越南绝望的是,美方根本不打算给谈判留余地。一名匿名美国贸易官员对《华尔街日报》透露:“越南的妥协证明我们的策略有效,接下来需要他们吐出更多利益。”

这场博弈彻底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底层逻辑:妥协不会换来宽容,只会刺激更大的贪欲。2023年,越南对美出口额达1090亿美元,占其总出口的29%,电子、纺织、海鲜三大产业严重依赖美国市场。

当越南试图用“让利止损”保住核心利益时,美国却将这种依赖视为“提款机密码”。

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贸易专家詹姆斯·克拉布特里所言:“特朗普要的不是公平贸易,而是让所有国家为‘美国优先’买单。”

而越南之所以能够硬气起来还是因为4月9日中国政府释放了一颗“定心丸”。

当天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了“扩大与周边国家经贸往来”,随即商务部同步宣布2024年中国进口规模突破18.4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当美国关起贸易大门时,中国却将超大规模市场向世界进一步敞开。

这对越南无异于雪中送炭。2023年中越贸易额已突破2349亿美元,中国不仅是越南最大的中间产品供应国,更消化了其19%的农产品出口。

如今随着中国消费者对热带水果、水产品的需求飙升,越南火龙果、巴沙鱼的对华出口增速连续三年超过25%。

更关键的是,中国市场的开放具有“去政治化”特征——不同于美国将贸易与安全议题捆绑,中国商务部明确强调“不设前提条件的合作”。

这种差异在产业链布局上尤为明显。以越南电子产业为例,三星、佳能等外资企业虽然将组装厂设在越南,但75%的芯片、显示屏等核心部件仍需从中国进口。

当美国以“遏制中国”为由要求越南切断供应链时,中国的应对策略是深化区域协同——中越高铁项目加速推进、跨境智慧口岸试点启动,这些基建工程正在将越南更深地嵌入“泛亚生产网络”。

正如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崔大伟所言:“中国不需要强迫别人选边站,它用市场需求和产业效率自然吸引合作伙伴。”

越南的并非偶然,早在2018年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时,墨西哥、印度也曾试图通过让步避免冲突,结果均遭美国加码制裁。

这种“投降者困境”正在推动全球贸易体系的重构,越来越多依赖美国市场的国家开始觉醒,而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崛起提供了战略缓冲。

数据显示,2023年东盟对华出口占比已从2018年的12.7%攀升至19.4%,同期对美国出口占比则从17.9%降至15.2%。

这种此消彼长的背后,是中国消费能力的结构性升级——尽管人均GDP仅为美国的六分之一,但中国4亿中产人口的规模已超过美国总人口。

更关键的是,中国政府正通过“共同富裕”政策释放内需潜力: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全国推行“每周4.5天工作制”试点,这些举措都在加速消费市场的扩容。

对于越南等制造业国家,中国的开放意味着更稳定的出口预期。美国市场固然利润丰厚,但其政策波动性极大——从特朗普关税到拜登的《通胀削减法案》,四年间规则变更超过1200项。

相比之下,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平均关税税率从15.3%降至7.4%,且从未动用贸易手段胁迫他国。这种确定性在动荡的全球经贸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当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越南钢铝产品加征关税时,越南一家钢铁厂老板在社交平台写道:“我们就像砧板上的鱼,只能眼睁睁看着刀落下来。”

这句话折射出小国面对霸权的无力感。但中国的行动证明,这种命运并非不可改变——通过市场多元化、产业链协同和独立自主的贸易政策,中小国家完全可以在大国博弈中找到生存空间。

从更宏大的视角看,这场博弈标志着全球贸易主导权的迁移。美国试图用关税壁垒维持单极霸权,却加速了“去美国化”的区域合作。

中国不寻求取代谁,但通过持续开放自然成为多极世界的枢纽。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所预言:“21世纪的贸易规则不再由枪炮制定,而是由市场容量和合作诚意决定。”

对于越南而言,此刻的挫折或许正是转型的契机。当范明政宣布“开拓新市场”时,越南最大的咖啡出口企业中原集团已在中国电商平台上线旗舰店,首批200吨速溶咖啡3小时售罄。

这个细节或许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在美国挥舞大棒时,中国铺就的道路上,正迎来更多同行者。

参考资料:

4 阅读:1490
评论列表
  • 2025-04-11 22:53

  • 2025-04-13 09:10

    早就说过,下跪,霉国会今天割你二两,明天割你半斤,后天要你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