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被人捅死,母亲却在庭审现场替凶手求情,凶手被感动到无以复加,跪在地上喊了一声“妈”,还承诺出狱后一定会选择报恩,当时有不少人都说她一定会后悔。
明明是杀子之仇,她为何选择原谅?如今距离案发已经过去14年,早已出狱的凶手完成了自己的承诺了吗?
悲剧的开端
黄昏时分,太阳光芒减弱,照在老旧的院墙上,墙皮脱落,显现出灰色的砖头,就像梁建红现在的心情一样,灰心,没有力气。
她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手里不停地摸着一张旧照片,照片上一个年轻男人笑得很开心,他是她的儿子,马刚。
空旷的院子里,只有风吹动落叶的声音,好像在讲着时间的变化和命运的难以预测,这么多年过去了,梁建红还是不能忘记。
2008年,马刚在北京的建筑工地上混得风生水起,正可谓春风得意,他很讲义气,从不拖欠工人工资,因此在老乡圈子里声誉非常好。
宋晓明也是听到马刚的名声后,特意从老家赶来投奔他的,马刚以他的慷慨和信誉赢得了许多人的信任,这使得他在建筑行业迅速崛起,也吸引了更多人前来寻求发展机会。
可以说,马刚就是当时建筑工地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刚开始的时候,小工地生意红火,日子过得舒坦,爱情也降临了,他和心爱的人准备结婚。
可是,结婚的开销太大,几乎花光了他的所有存款,更糟糕的是,工程款一直收不回来,这让马刚的经济状况一下子变得很紧张。
与他相比,宋晓明面临的困境更加严峻,因为他家境并不富裕,生活完全依赖打工挣钱,让他感到万分焦虑的是,他已经几个月没有领到工资,这直接影响了他的基本生活保障。
没有收入来源,他难以维持生计,生活压力巨大,他不停地追问马刚什么时候能拿到工资,一开始,马刚还好好地解释,可是时间长了,马刚变得越来越不耐烦。
然而马刚就算没有要回工程款,也从来没想过走极端,可宋晓明就不一样了,本来想买把刀吓唬一下马刚,结果两人呛火,一怒之下他抓起手边的刀,刺向了马刚。
案发后不久,宋晓明就被警察抓捕,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公正审判,在法庭上,宋晓明失声痛哭,始终不承认自己是故意杀人,甚至在法庭上跪下,希望梁建红能为他说情。
“我觉得我只捅了三刀!没捅要害!”宋晓明的辩解显得十分无力,毫无说服力,因为根据法医的鉴定,马刚至少身中十数刀。
既然刀数对不上,那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宋晓明太过紧张,真的不记得刺了几刀,要么就是故意说谎,为的就是能够争取个宽大处理。
而梁建红,这个刚刚失去儿子的母亲,内心充满了挣扎与矛盾,她的心情十分复杂,在刚刚接到电话时没想到事情这么严重,结果却等到儿子的死讯。
法庭上的宽恕
“我的儿子已经死了,就算枪毙了凶手也回不来了,我不能让他的母亲也失去儿子。”这句话在法庭上,清晰而坚定地传达出来,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梁建红最终还是选择了原谅,她不愿让凶手的母亲,也体验到失去孩子的锥心之痛,她深知,同样的悲剧降临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多么残酷的事情。
这种宽恕,源于她内心深处的善良与同情,同时她也坚信宋晓明终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为所作所为感到内疚,并且真心悔改,重新做人。
宋晓明见状,也立刻跪在地上,对着梁建红叫了一声“妈”,他承诺说,自己出狱以后一定会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弥补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
梁建红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各方媒体都赞扬她是“大义母亲”,可是,她的家人却不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无法认同她的决定。
丈夫对她恶语相向,女儿也渐渐疏远她,原本要过门的儿媳也离开了,来自家庭的压力,让梁建红感到非常痛苦,身心俱疲。
她独自承受着这些,努力想要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但似乎很难实现,她内心充满了愧疚和挣扎,但她仍然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为子讨公道
梁建红一直坚信,拖欠工程款是造成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为了替儿子伸张正义,她下定决心走上漫长而艰难的维权道路。
她找到了包工头马刚的老板,希望能够解决问题,然而,对方的态度十分恶劣,只给了她两千块钱,企图以此了事,让她息事宁人。
梁建红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和失望,她不会轻易放弃,一定要为儿子争取到应有的赔偿,之后,老板的手机好像消失了一样,怎么都联系不上。
为了要个说法,梁建红到处想办法,请教律师,提起诉讼,家里的钱几乎都花光了,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她想为自己争取权益,可惜奔波劳碌一场空,事情始终没有进展,令人感到无奈和心酸。尽管如此,梁建红仍然盼望着宋晓明能改过自新。
她带着没能结算给宋晓明的工钱,还有一本《弟子规》,去监狱看望他,她希望宋晓明在监狱里好好反省自己犯下的错误,重新做人。
宋晓明接过钱和书,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再一次向梁建红保证,一定会好好报答她,但是,宋晓明的家人在赔偿问题上总是找各种理由拖延,不肯痛快解决。
他们甚至还说“你这么闹不就是想博眼球,让自己出名吗?”这句话像一把刀子一样,深深地刺痛了梁建红的心,让她彻底心寒,对他们彻底失望。
宽恕的代价
多年的官司让梁建红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四处奔波也让她身心俱疲,更不幸的是,她的丈夫也在诉讼期间意外去世,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女儿虽然理解了母亲的做法,但多年的误会仍在母女之间留下难以消除的隔阂,亲情关系变得微妙而复杂。
另一方面,宋晓明出狱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
尽管梁建红最终通过法律途径拿到了一些赔偿,但这笔钱并不能填补她失去亲人、耗尽家财,以及内心遭受的巨大创伤。
她只能守着儿子曾经住过的院子,在无尽的等待和回忆中度过余生,但如果给她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或许她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所以,你举得她这样的原谅值得吗?
信息来源:
青瞳视角2023-09-09《为杀子凶手求情,15年后她仍未被遗忘》
中国青年网2017-09-02《九年前为杀子凶手求情 邯郸“信义母亲”又失至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