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科普:从翻唱到原创——黄家驹如何推动华语摇滚乐的发展?

以莲娱娱 2025-04-05 14:30:35

华语音乐之中,我们普遍认为是周杰伦的音乐宣告了整个华语音乐原创时代的到来,但实际上任何一件事的背后都有着许多人的贡献。在周杰伦之前,华语音乐之中在翻唱音乐时代和原创音乐时代最重要大功臣实际上是——Beyond黄家驹!

黄家驹一人在港乐盛行的翻唱时代,完成音乐的原创性推动,以及让原创音乐成为了新的市场宠儿。最终在黄家驹1993年之后的1998年王菲崛起,王菲崛起的原创性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王菲吸取了黄家驹的教训,讲原创性从粤语转变为国语,最终才具有了周杰伦的全面国语原创时代。

在华语音乐的原创之路上,黄家驹可以说是将自己的生命付出在这一场华语音乐的救赎之路上——今天,我们就黄家驹这位原创音乐斗士,做出具体应用市场推动分析。

1:1980年港乐资本崛起,翻唱抄袭成为主流,省去作曲成本,机制工业化流水线造星

在1980年,是港乐最辉煌的时代。但是辉煌之下,却藏着许许多多的隐患。我们习以为常的张国荣、梅艳芳、谭咏麟他们退出各种奖项的原因,并不是他们自身的决定,而是音乐公司的工业化流水线造星计划。刺激经济,而无一例外,所有的歌手他们的音乐作品可以在短短的半年之间,发行两张以上的专辑。金曲一首接着一首,而在所谓的金曲背后,是疯狂的资本!、

据不完全统计,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他们的日本翻车曲目数量如下:

张国荣:翻唱28首日本歌曲,代表作《风继续吹》、《Monica》、《有谁共鸣》、《不羁的风》、《爱火》、《少女心事》都是翻唱自日本音乐。而这些曲目,几乎是年年都是香港十大金曲。梅艳芳:翻唱11首日本歌曲,代表作《夕阳之歌》、《曼珠沙华》、《赤的疑惑》三首都是翻唱日本音乐。同时《夕阳之歌》还出现了与《千千阙歌》的商业竞争。但事实上两人都是翻唱,准确的说是先上车再补票。张学友:翻唱37首日本音乐,代表作《李香兰》、《月半弯》、《遥远的她》、《分手总要在雨天》、《蓝雨》、《还是觉得你好》都是日本作品。刘德华:翻唱9首日本音乐,刘德华算上原创较高的天王,他的音乐爆发其实在1995年之后的国语音乐。黎明:翻唱22首日本音乐,代表作《我的亲爱》、《夏日倾情》、《如果这是情》、《一夜倾情》等曲目都是日本音乐。郭富城:翻唱日本11首,代表作《对你爱不完》、《我是不是该安静的走开》、《雨中感叹号》等作品,都是日本音乐。

而这些作品仅仅是港乐翻唱乃至于先抄袭后补版权的冰山一角,在1980-1995年,港乐的崛起本质上就是资本的无下限抄袭解决了港乐最大的问题——作曲资源匮乏。全面抄袭日本音乐,日本乐坛30年的沉淀,几乎被港乐十年抄袭完。退出了一个又一个我们印象之中极为亮眼的天王天后,但实际上张国荣也好、梅艳芳也罢、张学友他们都是无法做主的打工人。

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如下的音乐困境:

1:作曲0成本,作词成本远远低于原创作曲。这导致了抄袭、翻唱成为了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复制模式。

2:对比之下——原创音乐成为“高成本低回报”的工业不可复制模式。这就导致了港乐三十年来的最大弊端:所有的歌手都被迫变为了一种只允许在表演上具有专业性,不允许在音乐工业、音乐制作、音乐创作等方向具有专业能力。作曲、作词、混音、母带、编曲都被工业强行拆分。你要想成为歌手你就不允许有时间去学习、锻炼、优化自身的音乐短板。

3:录音权不影响资本的利润。这里是最大的问题所在,明明作曲不属于资本音乐公司,但是他们盗窃作曲之后,后补票给日本原作曲人员版权费,最终录制的粤语原本、中文版本反而成为了他们的录音权。最终该交该赚的版权费一分没少,但是资本却坐吃山空,从来不鼓励原创性。

此消彼长之下,这三点就导致港乐就陷入了一种强行的高资本控制,普通人的音乐上升渠道被彻底堵死的境遇。原创乐队开始纷纷转变为单人明星,比如说谭咏麟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早期的乐队无法举办,最终前往台湾才能保留基本的音乐制作能力。而Beyond黄家驹就是在这种港乐全面资本化、抄袭作曲为主流的巨大困境之下,崛起唯一一人。

Beyond黄家驹:从硬核摇滚,转移到流行摇滚,妥协了商业化,但是坚持了摇滚艺术0

黄家驹和Beyond是唯一一个一个土生土长的华语港乐歌手,他们坚持了最本质的音乐原创化——Beyond的道路非常艰难。乃至于说我们当下青年的迷茫当年他们都经历过。最早的Beyond青涩时期,他们以硬核摇滚音乐为主,对标的音乐乐队是欧美主流的小众音乐,结果就是无人问津。市场的反馈非常糟糕。

而在失败之后,他们不得不更改策略,走向了音乐的流行化,也就是黄家驹开始正式接管整个音乐作品的旋律作曲创作。最终我们看到了如下的音乐表现:

1:1986年,《秘密警察》主题曲《大地》是黄家驹作曲、作词、Beyond成功转型的关键作品。这个作品的原唱不是黄家驹,到那时作曲和作词都是黄家驹一人担保,这时候黄家驹的天赋开始展现。他通过较为简单的旋律,较为丰富的音乐配器旋律Solo,找到了如何利用流行音乐的方式来事完成摇滚音乐的表达。

2:1989年《真的爱你》是黄家驹和Beyond音乐历史上最大的拐点,他们凭借这首歌获得了当年的十大金曲之一。

3:1990年《光辉岁月》出现,宣告了黄家驹真正开始接管整个港乐,所有的天王天后在他面前都显得极为苍白。黄家驹一个人的出现,成功让张国荣、梅艳芳等传统资本造星的歌手黯然失色。因为张国荣、梅艳芳他们的基本盘和专业度并不是音乐,而是表演。简单说,他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专业能力,不具备一个基本的音乐艺术表达,而是基于商业包装的业余化歌手。

黄家驹的出现,以及他的年轻气盛说出了一句“港乐没有音乐,只有娱乐”引发了巨大的音乐观震荡,所有的观众都开始慢慢从单纯的音乐明星转移到了音乐的本身,学习吉他的人数攀升。而对应的代价就是黄家驹Beyond开始被港乐行业抵制。

最终的结果是:Beyond连续在1991年1992丧失十大金曲,最终不得不在1993年前往日本,导致不幸遇难。总体上,我们不难看出,黄家驹从来都未放弃过港乐的音乐理想,但是港乐的环境着实不适合原创音乐。

实际上在黄家驹之前,还有一个原创音乐人叫做——陈百强。陈百强和黄家驹一样因为原创音乐而被抵制,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造成的惨案。

综上,整个华语音乐的发展之中,黄家驹的对于吉他乐器在国内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从1993年到如今已经足足32年,黄家驹对于吉他的热爱、音乐的制作思维,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他们的音乐在32年依旧经典,这就是黄家驹对于港乐最后的礼物,虽然港乐让他失望。希望未来,华语音乐有更多的黄家驹出现。

0 阅读:0

以莲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