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
但成就一个孩子,绝不能够静待花开,而必须默默耕耘。
同在一个班级,每天接触的都是相同的老师、课程和作业,为什么有的孩子遥遥领先,有的孩子却沦为倒数?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同一个班级中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们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问题的源头,还是在于学校之外,在于那些老师看不见的地方——家庭。
在同一个班级学习、同一个老师教导下的孩子,之所以出现了差距,问题的源头还是在家庭教育上。
孩子习惯懒散有时候,或许仅仅从一份作业上,就可以看出孩子与孩子的差距。
语文抄词,有孩子誊写得整整齐齐,也有孩子从来不做。
数学解题,有孩子从抄题到审题到解题所有步骤写得不骄不躁,认真细致,但是也有孩子只写一个答案。
通常看一个孩子是如何对待作业的,就会如何对待学习。
习惯懒散,正是大多数孩子学习路上的拦路虎。
孩子绝非生来就懒惰的,缺乏积极性是很大的原因。
这样的孩子往往很消极,他不爱学习,因为从学习中很难得到成就感,他不会主动学习,因为害怕失败,所以避免失败。
孩子懒散还不能独立学习,多半和家长有很大关系。
当家长习惯了主动帮孩子,让孩子过度依赖,不再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情时,孩子只会敷衍家长。
任何一个懒惰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有意或无意的纵容。
爱玩本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指望孩子自觉,就要在教育上多下功夫。
真正促使孩子成才的,必然是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严格管教。
孩子不会学习教育过程中,我们总被一句话洗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刚起跑就出局,在孩子还没认字时就让他背诗,在孩子还没上学时就让他学奥数,在孩子写不完作业时还给他报班……
可如果孩子“不会学习”,一切都是白谈。
在“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语境下,现在有许多孩子只知道死记硬背,不明白何为学习。
学校布置了作业,他们就写,父母布置了课外作业,他们就做;
对着难题钻牛角尖,不是抄了答案自以为懂了,就是干脆不做自以为不懂;
只会简单地记忆知识,却不会探索知识,发散思考;
那些每次都考高分的孩子,会使用更高级的认知方法,更高效的学习方法。
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在记忆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知识,直到能够利用知识来完成习题。
引导孩子归纳方法,在验收学习成果时,根据之前的学习经历,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孩子学习,胜过一切补习班。
孩子从不阅读中国家长普遍有一个毛病,就是太功利。
他们并不认可阅读的作用,认为读几本书,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给孩子提分。
就算给孩子买书,也是跟成绩有关的,什么作文选、习题册、励志故事等等。
阅读,应该是一种长久的家庭教育。
孩子的语文成绩从何而来?从阅读而来。
孩子书读多了,自然就懂得如何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写出好作文。
孩子的数学成绩从何而来?从阅读而来。
读题、审题、解题都需要阅读理解能力,这是在一天天的阅读过程中形成的。
孩子的英语成绩从何而来?从阅读而来。
多读英语原著,多听英语表达,孩子自然会找到英语语感。
对于孩子来说,阅读应该是一种习惯,而非功利或作秀。
阅读往小了说,是所有学科中最基础的学习能力。
往大了说,是孩子将来面对生活中的迷茫与痛苦、应对人生中的问题与困惑时,内心有足够的从容与豁达,以及与之抗衡的坚强力量。
阅读,正在构建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一个爱阅读的家庭,必定能够培养出一个爱阅读的孩子。父母以身作则,带头阅读,孩子将来潜力无穷。
父母顾不上父母会教和父母不会教的孩子,结局是完全不一样的。
孩子在学校上学5天,大家学的都一样,进度也一样,这时候不容易拉开差距。
一旦回到家,有父母管教的孩子会认真学习,没有父母管教的孩子,会放松懈怠。
这时候,孩子之间已经开始在一点点拉开差距了。
任何质变都需要量变的积累,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投入得越多(不仅仅是金钱),孩子就会进步越大。
反之,父母懒得管孩子,孩子也不可能有进步的空间。
与其说孩子之间差的是成绩、是分数,倒不如说是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差距。
要知道,教育孩子才是父母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作为家长,不一定要有富足的条件,但一定要有远见;不一定要学富五车,但一定要坚信知识的力量。
毕竟,父母才是孩子命运的主宰者。
还记得“天才少女”武亦姝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吗?“天才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父母的态度,是给孩子最有份量的爱,关乎着他们一生的命运。
教育本身,其实就是一件没法偷懒的事情。
如果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候,把他甩给了老师,就像提前埋下的雷,终有一天会以悲剧的形式收尾。有远见的父母,永远把自己当成教育路上的第一责任人。他们知道:再好的老师,都比不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再好的学校,都比不上悉心养育的父母。如果想要毁掉孩子的未来,就大胆当个甩手掌柜,把教育的重任推到老师身上。如果真为孩子好,父母就要有所担当,陪着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