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车企成智能车最强隐形冠军:年营收2400亿,利润166亿

何嘉乐来说车 2025-04-16 02:58:45

在几十年的现代汽车工业史中,吉利汽车的崛起堪称一部传奇。从一个小镇青年的梦想,到百亿级市值企业的辉煌轨迹,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是现象,却未必洞悉其背后的深意。尤其是在2024年,吉利汽车交出了一份堪称“史上最强”的财报,引发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作为中国车企的佼佼者,吉利所取得的成功究竟有何秘诀?在这个竞争激烈且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

李书福,这个被誉为“汽车教父”的人物,怀揣着对汽车行业的梦想,从浙江台州的小镇出发,踏上了探索与奋斗的旅程。他的创业故事充满了励志与艰辛,1982年,李书福高中毕业后,靠自行车到处为人照相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0元。谁能想到,43年后,他所创立的吉利汽车年营收达到了2402亿元,成为了中国汽车市场中的一匹黑马,并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中成功突围。

吉利汽车2024年的成绩单让人侧目。全年交付车辆217.7万辆,同比增长32%,相当于每天交付5929辆车,成功超额完成年初设定的190万辆销售目标。这不仅展现了吉利强大的市场渗透能力,也让其首次跻身全球车企前十名。在营收和盈利方面,吉利也显露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净利润达到166亿元,同比大涨231%,无疑让投资者和市场对其未来充满了期待。

成功并不是偶然。吉利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亮眼的成绩,固然离不开市场的布局与资源的整合。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吉利的表现可圈可点。2024年,吉利整体的新能源销量达到了88.8万辆,同比增长92%,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也达到40.8%。令人惊叹的是,单月的国内市场渗透率已连续五个月突破50%,而在12月份更是交付了11.1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93%。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吉利在新能源的成功为其财务数据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谈到电动化转型时,很多人可能会提出疑问:吉利所推广的新能源路线是否真的可持续?在过去的几年,众多车企在转型的时候都遭遇了价格内卷的困境,虚高的市场竞争导致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这种情况对吉利也带来了挑战。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李书福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以全新战略指导企业发展。这就是去年9月出台的《台州宣言》。在这一宣言中,吉利决心抵制行业内非理性的价格内卷,强调以创新驱动发展,从而实现企业的真正可持续增长。

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吉利开始打破品牌之间的壁垒,极氪与领克的合并便是最典型的案例。这样的策略不仅优化了资源分配,还确保了两大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具体来看,极氪侧重于高端市场,而领克则致力于稳固中端市场的地位。通过这样的整合,极氪2024年的交付量超出预期,与领克在不同市场定位上形成合力,带来了业绩的提升。

再者,在技术创新方面,吉利的全域AI和智驾技术布局同样值得关注。吉利已经完成了全域人工智能的布局,建立了强大的智能化体系。与尤其合作伙伴的协同,使其在算力、算法和数据等领域的竞争力大幅增强。吉利的算力资源已经达到了万卡级别,位居中国车企之首,实际上行驶的数据也达到百亿公里,这无疑为未来智慧出行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吉利在出海市场的表现也令人称道。2024年,吉利的全年出口销量达到了41.5万辆,同比增长57%。在国际市场之上,吉利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展渠道,增加300多个海外销售及服务网点,以增强其全球竞争力。吉利的KD(散件装配)制造布局也加速推进在东南亚、中东等市场的本地化生产,降低了成本,提升竞争力。

吉利并没有放弃燃油车的发展。李书福坚信,未来的动力形式将是多元化的。特别是在海外市场,燃油车依然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因此,吉利不仅计划扩展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还将继续加强燃油车的智能化发展,追求“油电平权”和“油电同智”的完美结合。这一战略无疑展现了吉利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与适应能力。

总结吉利的成功,有几个撼动性的因素值得我们深思。李书福坚定的信念与远见卓识,成就了吉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吉利灵活的市场布局和敏锐的战略调整使其能够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与挑战。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竞争动力,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的突飞猛进,使其在行业中占得一席之地。

然而,成功的背后也隐藏着更多的挑战与不确定性。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大车企加速转型,未来的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以及新能源车的市场格局都在不断变化。吉利能否在这样的环境中持续保持竞争力,依赖的不仅是当下的成功,更是对未来的清晰判断与前瞻布局。

正如李书福所说 “能否在竞争中存活下来,是很大的挑战。” 在的岁月里,吉利汽车将在怎样的风口浪尖继续向前?人们对此翘首以待。无论是技术革新,还是市场开拓,吉利的未来注定将是一个充满未知与可能的旅程。

1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