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夏洛特烦恼》爆火后,开心麻花的电影似乎陷入了 “沈腾依赖症”。黄才伦的《李茶的姑妈》、艾伦的《人间喜剧》、魏翔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虽票房成功但口碑两极),这些非沈腾主演的电影,要么票房扑街,要么被观众调侃 “沈腾客串像主演”。而马丽作为沈腾的黄金搭档,虽然在《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中贡献了精彩表演,但她主演的《李茂扮太子》《阳光劫匪》等非麻花作品,票房和口碑均不理想。这似乎印证了行业的潜规则:开心麻花的票房保证只有沈腾,而女性演员的票房号召力始终被低估。
但马丽这次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 主演传记电影《水饺皇后》,改编自 “湾仔码头” 创始人臧健和的真实故事。这部电影预售票房已破 5000 万,猫眼想看人数达 15.1 万,被业内看好冲击 5 亿票房。这不仅是马丽首次挑战传记片,更是她试图摆脱 “沈腾挂件” 标签、证明独立票房号召力的关键一战。
内地电影市场对女性演员的 “歧视” 由来已久。赵丽颖、周迅等电视剧女王转型电影屡屡碰壁,而马丽作为 “电影咖”,其票房成绩也被质疑 “沾了开心麻花的光”。数据显示,马丽主演的非麻花电影中,仅有《热辣滚烫》(34.6 亿)和《第二十条》(24.54 亿)票房亮眼,但这两部电影分别依赖贾玲和张艺谋的 IP。她的独立扛票房能力,始终缺乏代表作支撑。
反观贾玲,《你好,李焕英》54.13 亿、《热辣滚烫》34.25 亿,成为内地首位票房破百亿的女导演兼演员。她的成功源于精准的情感共鸣(母女亲情、女性成长)和接地气的喜剧风格。这给马丽提供了启示:女性演员的票房号召力,或许需要突破类型限制,找到能引发大众共情的题材。
三、《水饺皇后》的破局机会:传记片的 “逆袭密码”传记电影在内地市场向来小众。《梅艳芳》票房仅 7685 万,《钱学森》《邓稼先》等主旋律传记片也难以破亿。但《水饺皇后》却展现出不同寻常的潜力:
励志女性故事的共情力:臧健和的 “从难民到企业家” 的逆袭经历,天然具备激励人心的力量。类似《百元之恋》的女性成长叙事,可能吸引女性观众和家庭观众。
马丽的颠覆性表演:预告片中,马丽素颜出镜,操着山东口音,从摆摊卖水饺到创立品牌,角色跨度极大。她在《夏洛特烦恼》中塑造的 “马冬梅” 深入人心,但这次的 “臧健和” 可能彻底打破观众对她的喜剧印象。
五一档期的红利:2024 年五一档总票房 45.2 亿,2025 年预计竞争更激烈。但《水饺皇后》作为唯一一部女性励志传记片,可能填补市场空白,吸引非喜剧观众。
尽管马丽被称为 “中国影史首位票房破 200 亿女主演”,但需注意:
票房构成:她的高票房作品多为参演(如《你好,李焕英》)或配角(如《独行月球》),主演电影中仅《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热辣滚烫》破 10 亿,且后两部依赖团队或导演 IP。
类型局限:她的成功集中在喜剧领域,而传记片、剧情片等类型尚未验证市场接受度。
观众认知:观众对 “马丽 = 喜剧” 的刻板印象可能影响《水饺皇后》的票房上限。
五、结论:马丽能否改写行业规则?《水饺皇后》的票房成败,将决定马丽能否跻身 “票房女王” 行列。若该片破 5 亿,她将证明自己既能驾驭喜剧,也能扛起正剧;若票房扑街,则可能强化 “女性演员票房号召力弱” 的偏见。但从预售数据和题材潜力来看,马丽这次的胜算不小:
行业趋势:女性题材电影近年崛起,《你好,李焕英》《热辣滚烫》《第二十条》等作品的成功,显示观众对女性故事的需求旺盛。
马丽的积累:她的喜剧功底、国民度和转型决心,可能成为《水饺皇后》的 “秘密武器”。
档期竞争:同档期港片《猎金・游戏》(刘德华主演)预测票房仅 1.4 亿,《水饺皇后》有望成为档期黑马。
《水饺皇后》的成败,不仅是马丽个人的转型之战,更是市场对女性喜剧演员价值的一次公投。若成功,它将证明:女性角色不必依附男性喜剧逻辑,也能用“真实的力量”赢得票房;若失败,至少撕开了行业对女性题材的保守认知。
正如马丽所言:“观众记住马冬梅用了8年,但忘记马冬梅可能需要一辈子。”这一次,她端上的不是“沈腾搭档”的招牌笑料,而是一盘“自己当馅儿”的硬核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