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胃胀气频发?4大原因曝光,中医揭秘肠胃调理养生关键

问兰评健康 2023-08-01 11:38:02

【粉丝投稿】我舅舅叫王大海(化名),是个干部离休。他辛勤工作一生后,退休金颇为丰厚,每月都有一万多。我记得在他退休后的初期,他一直都是满面笑容,无论是打麻将还是参加社区的活动,都乐此不疲。但一切在他的两个孩小海和小玉开始依赖他后,开始发生改变。他们都已经三十多了,他们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而是选择了整日守在家里,依赖舅舅的退休金过活。

他们毫无上进心的行为,对舅舅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他经常感到胃胀。在初期,我们都以为只是吃多了或者吃得太快,但当他的症状持续不减,我们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医生最终诊断他患有严重的肠胃功能障碍。舅舅总是说,如果不是被孩子们气得,他的肠胃问题不会那么严重。

医生一度试图劝解他,告诉他生气会使病情加重。但是他的情绪越来越低落,甚至开始责怪自己。他说他没用,活得生不如死,如果早点离世,他就不用被儿女拖累。那时候我找到一位很有名的中医来帮助舅舅恢复健康,现在舅舅的病情已经有所改善,他开始明白生气对他的身体无益,也开始对孩子们的行为有了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肠胃是人体的“根本”,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整体健康。在中医理论中,肠胃被称为“后天之本”,是人体五脏六腑功能的重要基础。

一、肠胃在中医中的重要地位

中医认为,肠胃是“五谷杂粮之精微”的主要消化和吸收场所,是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对全身脏腑的气血运行具有关键作用。

二、胃胀的中医解释

胃胀,常表现为腹部饱满、不适感、呕吐等。在中医理论中,胃胀可能与以下几种病的严重信号有关:

1. 脾胃湿热

湿热困阻脾胃,导致消化不良、食物停滞。表现为胃胀、口苦、口臭、大便秘结等。

2. 肝气犯胃

肝气不舒,与胃气相搏,则胃气不降,出现胃胀、呕吐、胸闷等。

3. 胃寒凝滞

胃中寒气过重,食物停滞不化,导致胃胀、疼痛、食欲不振等。

4. 胃热炽盛

胃内热气过盛,损伤胃液,表现为胃胀、口渴、便秘等。

三、中医治疗肠胃病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肠胃病症,中医有一系列的治疗手段:

1. 草药治疗

中医的草药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灵活性。对于肠胃的不同疾病,可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脾胃湿热型:可选用消暑解湿、和胃化湿的草药,如黄连、黄芩、白术等。

肝气犯胃型:可用行气化郁、和胃止呕的草药,如柴胡、枳壳、陈皮等。

胃寒凝滞型:使用温中散寒、活血化瘀的草药,如干姜、桂枝、红花等。

胃热炽盛型:用清胃泻火的草药,如黄连、金银花、生地黄等。

草药治疗需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确保准确、安全。

2. 膳食调养

合理的饮食是中医治疗肠胃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食物的选择:食物的性质冷、温、热、温和应与肠胃疾病的证型相适应。

烹饪方式:煮、炖、蒸等烹饪方式较易消化,适合肠胃虚弱者。

食物搭配: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调和五味,平衡营养,有助于肠胃健康。

3. 针灸和拔罐

针灸和拔罐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可用于调整肠胃气机,促进消化。

针灸: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施以针刺,可调和脾胃之气,益气和中。常用穴位包括中脘、足三里、内关等。

拔罐:利用罐子在皮肤上产生真空,使血液流通加快,可用于调理气滞、血瘀型肠胃疾病。

肠胃病在中医中具有复杂的诊断和治疗过程。胃胀作为几种病的严重信号,是理解和治疗肠胃病的关键。维护肠胃健康,不仅需要日常的合理饮食和生活习惯,还需要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寻求中医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强调个体差异,诊断和治疗应因人而异,所以在出现肠胃问题时,应尽早就诊,以便得到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些治疗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基于详细的辨证施治,需在有经验的中医医师指导下进行。充分利用这些治疗手段,有助于促进肠胃的自然平衡和健康。

肠胃健康关系到整体健康,通过中医的角度深入了解和维护肠胃健康,对每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