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些明显举动的人,心肠都狠毒辣俗话说:「虎生犹可近,人毒不堪亲。」比老虎更危险的,并不是狮子大象,而是人心。小小的一颗人心,有可能就暗藏著无止境的奸恶。为什麽古人常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因为人心隔肚皮,谁也不知道对方究竟是人还是鬼。人毒不堪亲,有这些明显举动的人,心肠特别毒辣,最好敬而远之。
有一个心理学名词,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之第一印象。别人说了什麽,做了什麽,有什麽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我们对别人的第一印象。反之,我们的一举一动,也会影响别人对我们的第一印象。这第一印象,可以理解为人之惯性思维。你认为他是个好人,就算他后边作恶多端,你也会认为他是个好人,无法接受他作恶多端的现实。老江湖害人,恰恰喜欢从「首因效应」入手。一开始,别人对你特别好,不是奉承,就是讨好,让你觉得他是一个可交往的君子。随著你形成了惯性思维,他就会原形毕露,在你的背后捅刀子。有心人算计无心人,总是特别简单的,就跟在外地见老乡一样。一开始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后边就是老乡见老乡,背后一刀。两肋插刀是谎言,插老实人两刀才是现实。
【频频故作姿态】心机重的人,与你相处时,会表现得过于殷勤,彷彿与你是亲兄热弟,分明就是不怎麽熟悉的人,却待你如贵宾,极有可能是想利用你,或另有打算,藏著坏主意。《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得知丈夫贾琏养了外室尤二姐,气恼不已,但她没有大哭大闹,而是装作十分贤惠的样子,说是自己照顾不周,才让尤二姐受委屈,让她没有进贾府。她殷勤讨好,希望接尤二姐进门,言辞恳切,姐妹相称。若尤二姐不依,她就搬出来与尤二姐同吃同住。尤二姐被她感动,以为她是善良之辈,进了贾府,才知王熙凤的手段有多厉害,面慈心狠,没有多长时间,就招架不住,惨死在府中。心机重的人,喜欢将自己包装成好人,又或者伪装出来无害的样子。
在三国时期,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所以曹操和曹丕都对司马懿特别防备。没想到,司马懿还是夺了魏国的大权,将曹氏子孙斩杀殆尽。这所谓的「鹰视狼顾」之相,到底是什麽意思呢?其实,这是古人的夸张说法,认为头能转过来,眼睛如鹰一般锐利的人,都特别狠辣。说得直白一点,这所谓的“鹰视”,便是「眼露凶光」的意思。在一瞬间,眼睛自然地露出了凶狠的神情,目光所及之处,都冰冷无比,彷彿理性到失去了感情一般。对此,有些人会不解,难道我刻意眼露凶光,也算是奸恶之人吗?其实,这里谈到的眼露凶光,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的。眼睛,是直透人心的窗户,这扇窗户,有什麽情况,出现什麽问题,就说明这个人的内心到底是怎麽想的。在江湖当中打拼,尽量远离那些“自然”眼露凶光的人,不然会成为别人的盘中餐。
【说话做事滴水不漏】真正心狠手辣的人,绝对不是那些招摇过市,轻而易举就引起其他人愤恨的人。能把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把恶意彰显在外部,说明他们的想法还很简单,我们只需稍稍提防就能安稳无忧。最值得人小心的是那些外表上处处与人为善,说话做事滴水不漏的人。一个正常的人不可能处处完美,他们一定是隐藏起了真实的自己,为的就是从别人身上获利。他们看似好说话,实际上城府颇深,我们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对方的陷阱之中,从此万劫不复。与这类人深交时,一定要多留心眼,及时揣测对方的所思所想,即便两人并未有利益冲突,也要随时防范。无论何时,保护自己总是对的,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理想。
一个人嘴上说的话,就是他内心的呈现。心狠的人,说出口的话,大多也很恶毒,又或者没有素养,没有修养,就像是根的刺,札在别人的心裡。在电视剧《妻子的新世界》中,时悦抢走了沉安安的老公,在他们尚未离婚的时候,她就对著沉安安各种冷嘲热讽,甚至为了守护偷来的爱情,设计陷害女上司。旁若无人的时候,时悦的真面目就露出来了,对她各种言语挑衅,心中所有的不善都暴露了出来。心地不善的人,说话刻薄,总是带著明显的恶意,试图通过犀利的文字,冷嘲热讽的口气,达到压制别人的目的。语言恶毒的人,心也是恶毒的,人狠心黑的人,与别人相处,习惯了打击别人,讽刺别人,让人感到不悦。遇到这样的人,唯有远离他们,才能让自己免受伤害。
【缺乏同情心】心狠毒的人往往对他人的痛苦和苦难无动于衷,他们无法感同身受别人的悲伤与挣扎。无论是他人面临困境,遭遇不幸,还是承受著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他们都不会产生丝毫的怜悯之情。他们的世界里似乎只有自己的利益和欲望,别人的死活与他们毫无关系。这样的人不会因为看到他人流泪而心软,不会因为别人的求救而伸出援手。在他们眼中,别人只是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或障碍。比如,在职场上,他们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将同事推出去背锅,只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在生活中,他们可能对弱势群体进行霸凌和压迫,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与这样的人相处,我们会时时刻刻感受到一种冷漠和无情,彷彿自己的情感和需求都被忽视。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那些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商人,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可能会使用劣质材料生产商品,全然不顾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当产品出现问题导致消费者遭受损失时,他们也不会有丝毫的愧疚和自责,反而会想尽办法推卸责任。这种缺乏同情心的行为,不仅伤害了他人,也破坏了社会的信任与和谐。
东汉末年,刘表在荆州一带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是他留给我们的印象确实有点文弱。当时的谋士贾诩说:表平世三公才也;不见事变,多疑无决,无能为也。说白了,古今的人都把刘表不放在眼里。建议你认真琢磨一番,去看看刘表的“心机”,就知道他的厉害之处了。乱世里,哪有无名鼠辈也能镇守一方?
建安元年,骠骑将军张济攻打南阳郡的穰城,失败了,不得不把拥有的西凉大军交给张绣。张绣走投无路,刘表赶紧派人接应,让驻守在宛城,还保证粮草的供应。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刘表对张绣雪中送炭;从长远来看,宛城是荆州和中原的通道,而中原有厉害的曹操,张绣,就成为了刘表的“守门人”。
【情绪不稳】古龙在《天涯明月刀》中写过这么一段话:无论任何人,都有失败的时候,只要他们胜利时莫要太得意,纵然失败一次,也就算不了什么了。人生无常,谁也不可能一帆风顺,若是只能接受成功,无法面对失败,人生就会在挫折中蹉跎。
曾国藩人生多起多落,有一次,他所率领的湘军出师不利,被太平军打败,无法接受失败的他,愤怒投水自尽,却被手下幕僚救了下来。他盯著官场上众人的嘲笑,重新稳定情绪,开始一步步反思战况和练兵,于是才有了在太平军对战中屡次获胜的湘军。在曾国藩看来,失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只有把每一次失败都吃透,才能人生获得升华。若是一味沉浸在“失败”的情绪之中,不仅白白付出了代价,还会让往后的人生不断滑坡。
面善心毒之人往往具备巧舌如簧的才能,能言善辩,擅长以花言巧语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他们善于用言辞迷惑和欺骗他人,会利用婉转动听的词语,往往在表达中掺杂著私心与阴谋。这样的人,是表里不一的小人。古话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是告诉我们,生活中那些表里不一的人,内心往往比破旧的棉絮更为丑陋。他们的嘴里少有实话,心里太多算计。这种人常常表现出极高的口才和说服力,能够让你迷失在他们编织的谎言中,从而控制对方的思维和行为。在与口若悬河心之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冷静,不管他们说的有多好听,也不要轻易的相信,不被华丽的言辞所迷惑,看清他的真实用心,以免落入他们设下的陷阱。
【无溢出的自私】自私的人往往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需求,并且不顾他人的感受和福祉。然而,真正狠毒的自私并不仅仅停留在自己的利益上,而是会主动地追求他人的痛苦和挫折。这种无溢出的自私,不仅仅是用来获得个人利益,而是将他人的痛苦作为一种满足感。他们以别人的失败作为自己价值的衡量标准,并从中获得一种内心的愉悦。这种无溢出的自私,使得狠毒人无视他人的痛苦,甚至在其中寻找快乐。
【摆弄是非】有的事情其实就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旁边有一个人喜欢搞事情,在那里挑拨离间搬弄是非,那么这件事情就成为了大事情了。就像我们去街上的时候,看到一些人吵架了,当两个人吵架的时候,比较善良的人都会劝架,希望这两个人能够各自回到自己的家裡面休息,不要出现什麽大问题。但是,有的人如果看到周围的同事发生了一些口角,其中有一些人就故意地去搬弄是非,希望把这件事情搞大,希望看别人的笑话。这种人是比较阴险的,也是见不得别人好的人。
有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没有这个人存在的时候,周围都是风平浪静的。一旦有了这个人,只要别人有一点点动静,那麽这个人就会煽风点火,把这件事情越搞越大。到了最后,又觉得这件事情与自己无关,无论发生什麽,自己都不会去负责任。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坏人,破坏别人的美好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