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你不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利益,有时候甚至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当你有意无意地动了别人的蛋糕,或是对方因为自身原因想要针对你,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攻击。
在很多事情上,你确实可以采取忍让的态度,毕竟与之争斗可能会让自己损失更多。但你也要知道,一味地忍让也可能会让对方变本加厉,也要适当地“打打小朋友的屁股”。报复伤害你的小人,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这麽做。
【看小人的优点】
有没有彻底报复小人的方法呢?肯定是有的,把小人变成好人,你是小人的贵人,把小人变成朋友,你的格局大了,小人也会被你影响,有所作为,并且能够帮助你。
宋仁宗在位的时候,有一个叫王德用的大臣,因为孝顺而闻名,又很有才华。王德用被安排到枢密院上班,他的同事御史中丞孔道辅认为王德用相貌奇伟,并且名声太大,不适合在枢密院工作,从相学上说会影响皇帝的安危。在封建社会,人们对相貌很看中,因此宋仁宗把王德用外调到徐州、随州等地。
多年后,孔道辅病故了,终年55岁。王德用身边的人听说孔道辅病故了,就很开心,认为老天开恩,除掉了“小人”。王德用却说:从此皇帝身边少了一个敢于讲真话的忠臣。他看到的是孔道辅忠于职守,敢于红脸的一面。从此,王、孔两家人握手言和。
历史上,诚信和蔺相如也上演了一场将相和的好戏。虽然廉颇为难蔺相如,但蔺相如以大局为重,终于把对手变成了朋友。如果一个人没有到十恶不赦的地步,那就能赦免,从而逆袭。
【转移注意力】
人生路上,你总会遇到与你价值观不合的人,与你相处不来的人。有句古话说得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面对小人,你无需浪费你宝贵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他们。反而应该将你的注意力转移到更有价值的事物上。
转移注意力,是对付小人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你将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对付小人上,那你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就会毫无价值。
转移注意力,去做更有价值的事,这样你也不会一直沉溺在负面的情绪中,不会过度被别人干扰。真正的成功者,是那些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而不会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的人。
【隐忍待发一剑封喉】
所谓“义不掌财,慈不掌兵。”做人太有义气,那他就不适合掌管财富,因为再多的财富都会被他挥霍一空;做人太善良,那他就不适合当将军,因为他镇不住下面的人,也无法领兵打仗。
在做一件事之前,我们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到底是老实人,还是善良者,抑或是狠心人。如果你想报复一个小人,那你给自己定位老实人,是万万行不通的。越是善良,越是成为别人眼中的软柿子,被人欺负。唯有成为狠心人,该动手的时候千万不能迟缓,如此我们才可以“一击命中,一剑封喉”。
在朱棣奉天靖难,要夺取朱允炆江山的时候,他避开山东的防线,直下京师,一击毙命,击溃了京师的防线,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想起电影当中的一句台词:“要嘛不做,要嘛就把心一狠,把事儿做绝,千万不要给别人喘息的机会。”
【无视对方】
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找你麻烦,更多的是想要在你身上寻找存在感,想要通过这种方式突出自己。而要想让对方不痛快,就不要满足他的心理。
人生并不长,真的没必要因为不值得的人消耗自己的时间。对于那种不喜欢你,想要突显优越感的人,就应该无视,不要跟他有太多的交集和纠缠。只有你越冷漠,越无视他的存在,那麽他就越没法得逞。而你越是计较,越会正中他的下怀。无视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你要明白,一个人喜不喜欢你,那是他的事情。你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那就遵从自己。若是一个人讨厌你,那你就无视他,取悦自己。
【无所谓】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跟周瑜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周瑜想杀死诸葛亮。诸葛亮的应对办法就是表现得无所谓,淡然自若。
周瑜说火攻,诸葛亮也提出火攻;周瑜说缺箭,诸葛亮就借箭;周瑜说缺东风,诸葛亮就借东风。这些事,诸葛亮都顺着周瑜,而且还超预期完成了,这就让周瑜特别生气了。诸葛亮此人的才华明显在自己之上,所以,他就决策失误,不仅被曹仁射伤,还丢了南郡,气得只剩下半条命。
后来,本来想藉道荆州,然后吞併荆州,可诸葛亮依旧无所谓,将计就计,把周瑜杀得人仰马翻。那周瑜就被诸葛亮“三气”而亡了。
别人认为你有问题,觉得你是威胁,就针对你。如果你在乎别人的看法,就只会激发别人的争斗之心,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反之,你改变思路,变得不在乎,你强任你强,那他就会特别生气,自己气自己,从而决策失误。这时候,才是反击的最好时机。
【巧妙借势】
硬碰硬,从来都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只能两败俱伤。以柔克刚是更好的化解方案。他强硬,我们不防柔弱一点,用完全不一样的态度来应对,这样,我们就佔据了先机,获得了主动权,能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支持。
否则,若是互相伤害,你也不过是别人眼中的恶人。适当扮弱,佔据先机,这是关键的一步,但并不意味著我们要任人欺负,而是要巧妙借势,借助一些更厉害的人的力量,或者是藉助一些绝佳时机,找准机会,给予对方重击。这才是更“狠”的报复方式。
【用自己的实力去征服】
小人常虚荣心、嫉妒心极强。面对你的结果,即使是好的,也不会随喜称赞,反而是不屑一顾,还会去製造很多无端的事件,说一些愤世嫉俗的话语。对这样的人,你也可以选择无视,反而应该更提升前进的动力,继续奋发向上,用更好的结果来证明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当一个人比自己更优秀一点点的时候,可能会产生羡慕和嫉妒;当一个人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自己,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时候,只能甘拜下风,俯首称臣了。
【学会逃避】
《吕氏春秋》记载,吴起在魏国的时候,和秦军多次交锋,都取得了胜利,佔有了大量的土地,成立了河西郡。为了打胜仗,他和士兵一起吃苦,夜裡睡在田埂上,用树叶当被子,避免寒露。吴起长期在河西郡,并且兵强马壮,引起了大臣王错的不满。王错担心,迟早有一天自己的地位不保,会被吴起取代。王错在魏武侯面前多次说吴起的坏话,吴起成为了被怀疑的对象,因此离开魏国,去了楚国。
有道是:“一山不容二虎。”当你被小人诽谤、排挤的时候,不是你做错了什麽,而是你做对了很多的事情,并且慢慢斩头露角了,引起了小人的注意,或者是撼动了小人的利益。哲学家霍尔巴哈说过:利益是人类行动的一切动力。你是君子,就应该懂得让利给小人。因此,远离小人,让他鞭长莫及,从此井水不犯河水,就是积极有效地还击。
【懂得迂迴变通】
《菜根谭》:懂得“迂迴变通”,即便遇见小人,也能为自己所用。人处在红尘中历练,就要学会知进退,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我们需要懂得随机应变,适时调整方向,才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才会发现更有一片天地,更有一方洞天在等我们。
我们在面对不同的人时,就要有不同的态度,一定要学会顺势而行。人的善良一定要给对人,避免你的善良被践踏,给自己带来伤害。与小人斗争,无疑是把自己拉低了一个层次。面对小人,不只是学会退让,更要学会适时反击,不要让他们佔尽便宜,否则很容易被对方缠上。
最好的智慧从不是针锋相对,而是迂迴变通、圆滑有度,明哲保身。
【比他过得好】小人对我们的针锋相对,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嫉妒心在作祟,目的就是要打乱我们的生活。所以,最好的报复方式就是悄悄拔尖,将自己的生活努力过的更好,然后惊艳四座。
正如这句话所说:暴力不是消除仇恨的最好办法,同样,报复也绝对一致不了伤害。唯有过好自己的生活,是对伤害你的人最大的回击。你越颓废,那些见不得你好的人越开心;相反,你越过的好,那些伤害你的人越气愤。与其与他们纠缠,浪费自己的时间,耗费自己的心神,不如无视他们,想办法提升自己,远离他们的圈层。
因为,人生在世,一直能给自己撑腰的不是鲁莽,而是丰富的知识储备、足够的经济基础、持续的经济稳定、可控的生活节奏、和那个不败的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做得多好,有喜欢你的人,也会有不喜欢你的人。面对那些伤害你的人,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去跟他较真,而是无视他,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游击战】
小人欺负你的时候,不要轻易地就被对方激怒。那样的话,你就掉进了他们的陷阱。他们像逗气蛤蟆一样逗你,就是为了看你疯狂的愤怒而又无能为力的样子。如果你表现的一点都不在意,还是一如既往的心平气和,他们就会自讨没趣的离开。这个时候他要走的时候,你再给他一个杀人诛心的话,多难听都可以,他一定会被你激怒,反过头来就会跟你对战。这个时候,不要恋战,继续不在意的笑呵呵的看着他,让他的攻击像掉进棉花里,有劲也使不出。等他累的时候,你再一顿输出,他可能就会气的不行。你就静静地看他歇斯底里就好了,要是不行就多来几次。把那些对小人积攒的恨意与狠话,统统都在这个时候,用最温和的语气骂出来。相信我,他一定会被气到吐血,这样也太解恨了。
这是不是跟伟人的游击战很像: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艾略特说过:“我们的行为决定了我们的人品,正如我们的人品决定了我们的行为。”人生路上,不要和人品不好的人交往。人的一生时间和精力有限,要花在值得的人事物上。要明白,无论是什么关系,只要对方人品不过关,和其相处必是祸端,无一例外。
在社交中,要保持自己的交友底线。遇到了伤害也不要过于恼怒,过好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