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题写“厦门大学”,竟然出现3个错别字,专家看后:错的太妙

三余书社啥 2025-05-01 05:33:00

现代诸多景区、高校里面,皆有名人题字,譬如北京故宫、中国银行,荣宝斋、岳阳楼等,由郭沫若题写,部分高校如厦门大学,大门上面的4字,乃是鲁迅先生所写,不过近期,有眼尖的网友发现,鲁迅题写的“厦门大学”,竟然出现3个错别字。

“厦”字上面多了一块,“门”字的点画被省略,“学”字的宝盖头也进行删减,如此显眼的错误,身为文学家的鲁迅,怎么能凑巧犯了这么多,一时间网络上面,纷纷展开争论,有人认为这是大师的疏忽,有人则视为艺术深意,背后必然藏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实际上,这几字并非鲁迅亲自题写,而是校长鲁迅手稿中挑选出来,拼凑而成,1926年,鲁迅受聘于厦大任教,后因与校长林文庆的理念冲突,随后辞职离去,即便只有短短的4个月,也充分证明鲁迅和厦门大学,存有一定的渊源,校方为纪念鲁迅,后从其书信、文稿中,选取“厦门大学”四字组合成匾。

虽然是拼凑而成,但也看出日常时,鲁迅就有这样的书写习惯,当然这并未鲁迅不识字,而是刻意的改造了形态和笔法,早在古代,书法家可以根据特定环境,或者展现的艺术风格,进行删减和增加。

尤其是草书,特点在于“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即简化笔画、强调连贯性风格和样貌十分多变,这种情况非常常见,例如“门”字在草书中常以一笔顿代点,王铎、张即之等古代书法家的作品中,早有类似写法。

“学”字省略宝盖头亦是草书惯例,宋代张即之、明代张瑞图的作品中均有印证,因此鲁迅的写法并非错误,你可以说他个人创新,也能称其遵循传统,当然如今不少网友,依据学习的特性,给出别样解读。

“学”字无盖:象征“学无止境”,破除知识的边界,“门”字缺少了点,意在提醒莘莘学子,在知识的征途中,务必保持务实求真的态度,勤勉不辍,切勿贪图捷径,而“学”字无顶,则是告诉大家,学海无涯,我们还怀着“空杯”心态,不断进行探索。

您对“厦门大学”4个字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30